日前奇美電子創辦人許文龍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自己沒能力把奇美電經營好,讓很多人面臨失業,他感到很痛苦,奇美電隨時可以換老闆。許文龍並沒有抱怨目前奇美的困境大部分肇因於環境因素;試想,誰有能力可以在短短的一年間,把其價格競爭力相對於對手提升30%甚至50%以上?韓國三星與LGD做到了,但這卻非肇因於效率的提升,而是韓元貶值使然。
從過去台韓的匯價變化來看,若以2004年1月為基準期,當時1美元兌換台幣及韓元分別為33.687及1182.2,也就是1元台幣可兌換35.09韓元,但到了2005年12月韓元相對台幣升值到1元台幣兌換28.44韓元(幅度19.85%),而這一年台灣液晶TFT-LCD面板產量全球市占率超過韓國;2006及2007年韓元持續相對升值,最高在2007年5月升至1元台幣兌換27.88韓元。
爾後,韓國經濟無法支撐如此高匯率,很快地貶回2008年6月的1元台幣兌換33.95韓元,到11月,韓元甚至貶到1元台幣兌換42.2韓元的程度;這樣的兌換比率,相對於2007年5月的高點,韓元相對台幣足足貶值了51.42%,也貶破了2004年1月的相對價位,而那一年也正是當時LG.Philips副總裁具本俊誇言要逼迫台灣液晶面板廠商處於枯死困境,其所恃為何?正是匯價。
如今,台韓相對匯價來到比2004年1月更要險峻的比率,如果持續下去,台灣廠商除了禱告之外,恐怕只有倒閉。說來諷刺,韓國早先還被認為是亞洲冰島,可能會產生金融破產的危機,不過現在其半導體及液晶面板產業卻是以逸待勞,等著金融海嘯受傷較輕微的台灣這兩兆產業滅頂。何故?還是匯價。
當然,除了匯價之外,台灣液晶面板長期發展,最大的隱憂仍如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所言,台灣液晶面板投資如上了高速公路,卻找不到出口。事實上,液晶面板的下游出口很明確,除了筆記型電腦螢幕、電腦監視器外,液晶電視更是未來最大商機;但這些主要的出口路權都掌握在日韓企業的手裡。
過去幾年間,在台灣液晶面板成本優勢的支持下,也出現了幾個台系品牌的液晶電視;包括,CHIMEI、Benq、TATUNG、Hannspree、VIZIO、Olevia、Polaroid品牌,均在台灣本地及北美市場亮出好成績。但當包括三星、LGD及日本Sony也開始利用台製液晶面板,並把價格壓低到與台系二線品牌差異不大時,市場主導權便再度由日韓廠商所壟斷。如今,全球液晶面板過剩,而三星、LGD及日本Sony液晶產品之品牌及面板相互支援,使得台灣液晶面板廠產能去化更為吃力。
也就是說,當企業有品牌,但面板生產成本處於劣勢時,還有策略可用;但沒有品牌,成本優勢也被掐住時,就只能祈禱景氣趕快復甦而已。因此,液晶面板之爭,關鍵在於30%~50%匯價差距及品牌主導權。試問,今天台灣液晶面板合併是否能扭轉30%匯差所造成的成本落差?是否能因此建構足以抗衡日韓的品牌?顯然答案都是否定的。因此,政府雖不斷地宣示會救台灣液晶面板產業,但別只口惠而實不至,也別搞錯方向。另外,日前國共會談所達成的20億美元的台灣液晶面板採購,希望也不只是空包彈。
我們之前也說過,奇美今天之所以陷入困境,就是其把大量資源投入在技術自主提升及品牌的建構上,這些努力都是在擺脫過去台灣產業無頭(技術)沒尾(品牌)的發展窘境,這不正是政府所應設立紓困的轉型條件嗎?或許有人會認為,台灣市場腹地不夠,不足以建立國際液晶產品品牌;但別忘了,日韓品牌、芬蘭的Nokia及台灣acer主要市場也都不是在其國內。 上一次金融危機,給了台灣建立液晶面板產業機會;11年後的今天,台灣會不會因為再一次的金融危機,而把這百年機會拱手讓人,就看政府怎麼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