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全球高科技人才短缺問題依舊,然而同時有愈來愈多被界定為科技人才卻面臨失業窘境,許多經濟學家將此現象歸咎於全球經濟主軸從歐美地區轉移至亞太地區,以及科技產業推陳出新、變化腳步過快,使得過去曾經是就業市場寵兒的科技人才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來不及轉換跑道的昔日科技人才,自然成為科技巨輪下的淘汰者。
愈演愈烈的科技人才淘汰賽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最新統計,美國資訊工程專業人才失業人口已逾23萬人,如此節節攀升的失業數,主要導因於印度研發基地竄起,不僅跨國企業紛將研發中心移至印度,甚至美國逾3分之1大企業都將資訊開發委外,且以印度居多數,這使得印度光是在班加羅爾(Bangalore)便擁有15萬名資訊工程師,比矽谷12萬名還多,過去曾經風光一時的美國資訊人才,如今卻面臨嚴重失業問題。
近年來躍居全球科技產業外移重鎮之一的大陸,當地科技人才佔盡地利之便,但令人意外的是,大陸科技人才同樣深受失業之苦;根據大陸官方統計,2006年大陸大學專校畢業生429萬名,足足比3年前增加1倍,然市場人力需求僅200多萬名,因此,將有逾200萬名大學專校生畢業即面臨失業,至於這其中有逾60萬名大陸理工科系畢業生,是否就能倖免於失業之列,恐怕也不盡然如此。
根據國際管理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所做調查,大陸大學畢業生具備勝任跨國公司工作能力者不到1成,遠低於印度25%,在填鴨式教育及普遍缺乏創造力的大學體制下,不少企業並不愛聘用僅具備基礎知識、缺乏實務及團隊運作能力的大陸大學畢業生,因此,就算理工人才就業機會相對較多,但絕不是萬靈丹,找不到工作的人同樣是大有人在。
至於台灣失業情況就更嚴重了,在產業大舉外移,加上廣開大學之門策略,使得高學歷反而呈現高失業率(2005年大學以上失業率為4.23%),以目前大學生人數約94萬名,較7年前足足增加1倍,經建會甚至預估,到2010年台灣所有24歲人口中,大學畢業生將佔81.8%,超越各主要國家水準,此亦造成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包括理工科系)失業情況愈益嚴重。
科技產業短缺人才 許多人卻找不到工作
根據經建會統計預測,台灣在高科技產業人力供需方面,儘管在2003~2011年間相關科系大學畢業生平均每年供給過剩約1.59萬人,然科技產業每年卻仍短缺科技人才達2.6萬名,為何會如此?原因很簡單,因為目前台灣學校教育所培育出來人才,仍無法滿足高科技產業實際所需,形成科技產業欠缺科技人才、而許多被界定為科技人才卻找不到工作的特殊情況。
科技人才所面臨失業問題,除了來自於產業大環境變遷所造成,缺乏紮實的研發實力,更是既有科技人才競爭力反轉直下一大原因,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便指出,台灣在許多基礎技術其實是很落後的,像是台灣一直努力推動許多前瞻性通訊研究計畫,但是卻連手機內許多最基礎的IC都得靠國外進口,在不會走路就想飛的情況下,台灣通訊產業很難能獨立自主,這也使得台灣通訊人才缺乏長期競爭力,只得隨著產業波動上下起落。
以台灣全力扶持的兩兆產業半導體及平面顯示器產業為例,在當前大學教育體系中,完全無法因應所需要的龐大人才,相關科系及教授少得可憐,只得靠廠商自立自強;更令人擔心的是,現在大學教育出現學生程度每況愈下現象,甚至有科技大學校長感慨地說,台灣每年約3萬名電子相關科系畢業生,恐怕有5成因為專業能力不足而不被企業所聘用,這更加深許多工作找不到人、而許多人找不到工作的問題。
走捷徑未必是好事 台灣產業及人才需更精緻化
在學歷掛帥的台灣,唸研究所幾乎已成為大學生的全民運動,但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台灣的大學生都立志要到歐美繼續深造,如今卻幾乎都留在國內唸研究所,像是過去台大電機系學生9成以上畢業後會選擇出國留學,如今卻僅剩下約1成學生會選擇出國留學,甚至出現部份美國知名大學教授還親自拿著入學申請書,希望台大電機系學生前往美國留學的情況。
儘管在台灣唸研究所比較輕鬆簡便,但卻也容易因此缺乏國際觀,英文溝通能力也相對較弱,加上國內研究所實在是太多、良莠不齊,就算取得碩士學位,很多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都不敢貿然聘用,高學歷反而形成高失業率。在找工作不易情況下,很多人遂將大陸視為是職場生涯出頭天的捷徑,殊不知在高度訴求低廉成本的大陸,若非具備優秀能力,台灣人才更容易淹沒在大陸龐大且競爭激烈的人才戰中。
成功沒有捷徑,這句話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基礎扎根要實實在在,才能具備高競爭力,回想20多年前台灣一批批電子工程師到美國接受半導體技術訓練,並且一步一腳印建立起台灣半導體產業,進而塑造出台灣今日在半導體業界的耀眼成就,同時創造出許許多多就業及致富機會,未來的台灣同樣需要紮實的技術實力,來開創更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地位,因此,台灣應該走更精緻路線,需要更精緻的人才,否則產業找不到出路,失業問題也找不到解答。
走捷徑的風險不小,台灣搶搭大陸低製造成本順風車不是長久之計,好高騖遠的產業策略易流於表面,吃大鍋飯式的教育體制易造成人才虛胖不實,缺乏深厚扎根、過度追求速成的科技人才,難在競爭愈趨激烈的職場舞台存活,現在大家都想走捷徑,但就是因為走的是捷徑,廠商經常得存在倒閉恐懼中,科技從業人員同樣得活在失業夢魘中。
- Sep 28 Thu 2006 15:07
科技人才為何擺脫不了失業夢魘?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