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動民主在台灣深根,台灣人必須儘早面對文化中偏誤的人性認知,藉此才能了解,權力貪腐的杜絕,不是誰(不論本土還是非本土)該當政的問題,而是人拿到權力之後,必定會發生什麼事;因此,建構民主政治的關鍵,是如何從制度上防堵任何人都禁不起權力誘惑的事實,沒有拿到權力之前的清廉,通常是假的,這一點應該成為推動台灣民主的基本共識

    事實上,西方憲政主義以「野心壓制野心」的制衡制度為其核心,就是對人性無法抗拒權力誘惑之「幽暗意識」的覺醒,比起中國人期待聖人的想法,是務實了些;因此,今天的台灣人,對於權力帶來腐化的體會,應該有更好的機會脫離傳統思維。我們目前所要面對的,並不是「逾越分際」的趙建銘,或是「閃爍巧辯」的陳總統,而應思考怎樣的文化思維造就了眼前的狀況,這種反省可以引領我們進入法治文明最基本的信念:「相信制度而不相信人」。

    對於一個講求溫情主義的古老文明來說,這個起點是冷血的。但是,從長期來看,對照人性認知錯誤所帶來期待與失望的循環,「相信制度」是務實的;追求制度的建立,並不是提倡懷疑主義,破壞社會信任,而是相信人性無法拒絕權力誘惑的前提下,建立社會信任的基礎,一種「先小人後君子」的策略。

    因此,當我們要求總統及其家人的言行必須攤在陽光下,從傳統的觀念來看,這是不信任甚至污辱國家元首的作為,但是,若從建立總統大位長遠被信任的需要來說,陽光透明反而是建構總統社會信任的基礎。台灣人民如果不能學會對掌權者去溫情化,不論是「台灣之子」還是「牧民天子」的思維,事實上就是放任貪腐,對自己殘酷。

   相對於政治上的貪腐問題,舉凡大老板內線交易,欺瞞股東;醫生收受賄絡,對病人差別待遇;校長收受紅包,安插人事;教授經營關係,販賣專業;職棒球員收錢,放水打假球;甚至非營利組織的吸金營私等等,如果我們仍以「水清無魚」、「人際關係」、或「社會生存技巧」來自我打圓場,那台灣人真的還沒有弄清楚本土反貪腐運動真正的敵人在那裡。

    因為,貪腐絕不只是程度大小的問題,它是文化態度的問題,它不會只限於政治領域!在這個為台灣民主找尋出路的關鍵時刻,我們認為:「反貪腐運動是建立制度的文化大革命」,願全體住民共同努力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