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美加強軍事交流持續升,外界卻忽略德國的角色。據了解,近年中共派遣八十多名軍官到德國受訓,除了借鏡德國完備的參謀體制,還學習德國在北約處理多邊安全合作的經驗。

    據中共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共派遣二百多名軍事留學生,分赴二十多個國家交流學習,除了美國,另一個重點是德國。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起,中共進行一系列軍事變革,美國是主要的參照學習對象,包括軍事科學院和國防大學等科研院所,大量翻譯美軍的著作和研究報告,少部分取自俄羅斯,德國素材較少。實際上,中共向德國取經的強烈企圖,不亞於對美國。北京軍事專家舉出下列四項理由:

    一、德國是近代最早建立完備參謀體制的國家,尤其在計畫擬定和指揮協同等方面,累積許多實戰經驗,即便是機械化戰爭的物,但就中共目前總體軍力處於「半機械化」的階段來,德國經驗對解放軍理順司令部職能仍具有參考價

    二、德國近年大力推動軍事轉型,向合成、輕型和快速反應的方向發展,這和中共的軍事變革不謀而合。德國軍隊在一些組織編裝的改革上,有不少地方得中共借鏡。至少,雙方在軍事轉型過程中有共同話題,這和美軍致力於「全球性」軍事態勢的轉變,有其根本上的差異。

    三、德國是北約的重要成員,由於發動二次大戰的原因,德國的角色始終受到限制。不過,近年德國在北約的作用日益積極,並在多邊安全合作上,扮演舉足輕重的協調角色。這和中共亟欲在周邊地區,建立一個區域安全機制的構想十分吻合。

    四、德國軍紀嚴明舉世皆知,美軍雖有可取之處,相較之下,德國軍隊的訓練,更能符合解放軍需要。

    另有專家則指出,中共向外軍學習的對象仍以美軍為主,這和判斷美軍將介入「台海問題」有關,而必須有針對性的研究。除此,美軍在資訊化作戰領域累積豐富實戰經驗,理論的成熟度較高,對解放軍邁向資訊化有直接的參照價,德國則無此條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seng Vincent 的頭像
    Tseng Vincent

    Tseng Vincent的部落格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