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40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積電今年論壇的主題為「共創供應鏈永續與成功」,並以「新技術的發展、成本降低的創新、供應鏈的效率提升」,為今年論壇的三大主軸。共計有410位來自全球半導體業界之設備、原物料、封裝、測試、廠務、資訊系統與服務、進出口服務、環保及廢棄物處理等供應商共同參與。

台積公司資材暨風險管理資深副總經理左大川表示,鑑於當前經濟環境十分嚴峻,在可負擔的成本結構下,希望能提供更具競爭力的新製程方案,讓客戶快速有效地進行製程世代交替,並以創新的「消弭浪費」的思維來達成降低成本的目標。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甲午戰爭後,清日馬關議和,割讓臺灣、澎湖.臺民大憤,以丘逢甲為首的官紳,宣佈成立臺灣民主國,誓死抗日.各地民眾,紛紛籌組義勇軍,加入了這塲保家衛國的聖戰.其中最壯烈的,即是姜紹祖、吳湯興、徐驤等三人的客家義勇軍.其犧牲之壯烈,就是敵人,也為之動容、尊敬.而其中,義軍領袖吳湯興與妻子黃賢妹的故事,亦令人為之心酸.

吳湯興,生於苗栗銅鑼,因自幼家貧,因此,在考取秀才之後,便放棄功名,照料家務,以在私塾教書為生.同時教導村人習武,頗得村民尊敬.後在頭份稻香樓與黄賢妹相識.尊敬吳湯興的黄父則允諾.將來要將她許配給吳湯興為妻.但天意弄人,在一次與土匪的戰鬥中,賢妹為匪為擄.雖被匪徒釋放.但鄉里傳言,被俘的三女都已為匪所辱.不堪流言困擾的情況之下,另兩名女子先後自殺,以全名節.黄賢妹原本也想自殺,但堅信其清白的吳湯興,不顧流言依約迎娶,使賢妹感激在心,誓言同生共死,永不分離.

甲午戰敗後,清廷割臺,吳湯興在悲憤之餘,寫下了聞道神龍片甲殘,海天北望淚潸潸.書生殺敵渾無事,願與倭兒戰一番!的詩句,表達抗日衛國的決心.乙未年5,在丘逢甲的引薦之下,獲得總統唐景崧親頒台灣府義軍統領關防,授頒義勇軍統領頭銜。於是,吳湯興回鄉與秀才邱國霖、吳鎮洸等招募壯丁,組織義勇軍,新苗地區民眾紛紛投靠,自動提供軍械武器和糧食車具前來參加,義勇軍成立,聲勢浩大。67日,台北府城陷落的消息傳來,吳湯興發文號召各地義勇軍集結。610日,吳湯興率苗栗義勇軍在銅鑼天后宮前誓師出發,隔天,日本近衛師團攻陷臺北.各地義軍齊聚十八尖山,吳湯興受義軍領袖的推舉,成為臺灣府義勇軍首領,因其部隊來自新竹、苗栗一帶,因此號為「新苗軍」

614,大湖口戰役,日軍嘗到了侵臺以來的第一塲敗仗,傷亡狼籍.但新苗軍卻半途撤軍,沒有全殲日本軍.因當時臺中知府黎景嵩不願撥補軍餉,使得新苗軍糧彈無繼.在此時,客家婦女展現無比決心,支付軍需,讓在前線在父兄,無後顧之憂,台灣淪陷紀哀形容是:「村婦助磨刀,耕農自裹糧。」

623,日軍攻陷新竹,吳湯興寫下了臺灣人民抗日檄文:「痛哉!吾台民,從此不得為大清國之民也!我台民窮無所至,憤無所洩,不能呼號於列祖列宗之靈也!又不能哭訴太后、皇上之前也!吾台民與李鴻章、孫毓汶、徐用儀不共戴天之仇必報!以謝天地、祖宗、太后、皇上,以償台民父老弟兄姊妹。至於倭寇跳梁,膽敢來犯,悉數殲除!」檄文激勵了民眾抗戰的決心,更使日寇畏懼.

625,在吳湯興、楊泗洪、楊紫雲、徐驤、姜紹祖等人的指揮之下,黑旗軍與義勇軍反攻新竹,在日軍的優勢砲火之下,戰士們有死無退,屍橫遍野.710,聯軍慘敗,楊泗洪重傷,楊紫雲被叛兵所殺,姜紹祖自殺,吳湯興、徐驤率兵退往十八尖山,23,義勇軍再度進攻,血戰至次日,因劉永福所派遣的援軍被黎景嵩所阻,不能投入戰塲,以致吳湯興再度慘敗,新竹終淪入敵手.

8,日軍近衛師團開始展開無差別掃蕩,屠殺人民,大本營並派出海軍,水陸並進,包圍苗栗尖筆山.吳湯興力不能支,退守頭份,810,日軍四面攻擊頭份,在日軍的重砲、馬隊的轟殺之下,碧血橫飛,義勇軍戰士的血肉,滋潤了臺灣的大地.14日苗栗知縣潛逃,總兵徐清勝降敵.義勇軍撤往大甲溪.在大甲溪痛擊日軍,但在漢奸的引路下,日軍突破義勇軍防守,攻陷大甲溪陣地,而守軍李維義,更是不戰而退,棄守臺中,義軍無奈,退守彰化八卦山.此時,劉永福將他的親兵七星隊調來增援,軍威大振,此時,黃賢妹亦率女兵加入,26,因義勇軍擊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使得日軍亦憤恨在心.28,日軍六個中隊,在砲火的掩護下,向八卦山進攻,此為乙未戰役最慘烈的八卦山戰役.此役,義軍反復衝殺,卻不及日軍優勢火力.吳湯興中砲身亡,徐驤率殘兵20,從後山突圍.吳彭年率300黑旗軍力戰,全體官兵陣亡,黃賢妹率女兵突擊,以箭射殺山根信成少將,後撤往彰化,得知吳湯興殉國,乃投井自殺.後為日本軍醫森鷗外救起.森鷗外敬其義烈,將其送回老家,不久,絕食而死.亂世兒女的愛情,令人為之鼻酸.

抗戰勝利,臺灣光復,為表彰臺民的義烈,國民政府將義勇軍將領們迎入忠烈祠,永受國家祀奉,讓烈士的故事,永遠在臺灣島流傳.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張冠倫

一八九四年,清朝帝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簽署「馬關條約」,將台灣及澎湖割讓給日本。一八九五年,日軍於台灣北部的澳底登陸,秋末攻下台南,完成接收台灣 的動作。五個多月的過程之間,台灣人群起抵抗日本帝國的統治,雖僅擊斃164名日本人,但有4700名日本人病死;然而,台灣也因此多了14000條亡 魂。此戰事被稱為「乙未戰爭」,乃台灣史上最大的一次戰爭。上面這段敘述彷彿歷史課本,然而,甲午戰爭不單是歷史中必讀的一段史實。無論是經歷過日語教育 的老一輩,抑或是藉由文字描述而認識日本的年輕一輩,每個台灣人或多或少都對這段歷史略知一二;但是,真正了解「乙未戰爭」的台灣人有多少?何況吳湯興、 姜紹祖及徐驤等人?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採訪整理/于嘉言  日期:2008/11/10   來源:半導體科技  

 

專為半導體和相關產業提供製程控制及良率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KLA-Tencor,該公司技術長Ben Tsai日前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在過去30年,我們面臨了無數的技術挑戰;而事實證明,KLA-Tencor能夠征服這些挑戰,不斷地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給我們的客戶。從技術的觀點來看,這一切都歸功於適當的系統化研發流程與尖端的研發人才。」一語道盡了KLA-Tencor能在半導體產業獲致成功的要訣。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夢達13日宣布重整計畫,旗下3大營運基地包括華亞科、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和美國Richmond廠,其中,華亞科持股以每股新台幣10.78元、總成交價4億美元賣給美光,德勒斯登廠則將在20093月前關閉後段和模組業務,至於美國Richmond廠將在20091月前全數關閉8吋廠。奇夢達將只剩下德勒斯登和Richmond112吋廠,未來產品線將聚焦繪圖卡和利基型產品,全球研發和行政員工將縮編達3,000

美光(Micron)收購奇夢達(Qimonda)華亞科股權拍板定案,全球DRAM從此分屬四大陣營、一種製程的態勢也宣告底定,即三星、海力士(含茂德)、爾必達(含力晶、瑞晶)及美光(含南科、華亞科)美光與南科、華亞科的產能為21.4%,已逼近爾必達與力晶聯盟的21.9%和海力士與茂德聯盟的21.6%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司合併案通過 所以VISTEC今年十月起正式成為KLA的產品線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ILPITAS, Calif.—Oct. 1, 2008

 

KLA-Tencor Corporation (NASDAQ: KLAC) today announced that it has completed its acquisition of the Microelectronic Inspection Equipment (MIE) business unit of Vistec Semiconductor Systems. The MIE business unit of Vistec is headquartered in Weilburg, Germany and provides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sk and wafer manufacturing systems. Financial terms of the transaction were not disclosed.
“Vistec has a renowned legacy for developing precision inspection and metrology equipment,” said Rick Wallac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KLA-Tencor. “The MIE division of Vistec complements KLA-Tencor's product portfolio and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growth into new segments of the mask and wafer markets.”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的台灣2008半導體儀器展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社論】

當次貸風暴撼動美國前五大投資銀行,除了已破產及被收購者外,其餘也岌岌可危;一時之間風聲鶴唳,還不知多少潛藏危機即將爆發,甚至金融危機將引發全球大蕭條之說亦甚囂塵上,令全球每個角落地球居民都如同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經濟大蕭條確實可怖;80年前美國的大蕭條,造成股票崩盤、經濟倒退、失業率直攀20%以上,而且如此痛苦的日子竟持續四年之久方見曙光。如今倘若不僅美國再淪入可怖的噩夢,全球各國也一同陷入大蕭條,其景況之淒慘,真令人不敢想像。

但由美國的次貸風暴,如同蝴蝶效應一般,漸次向全球擴散,愈演愈烈;最後引發全球大蕭條,從事態發展之出人意表、蔓延力道之超乎想像,以及全球最巨大的投資銀行也一一沒頂看來,似乎不但可能,而且轉瞬將至。

事實上全然不是如此。1929年到1933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只是一次尋常的經濟波動,被欠缺總體經濟知識的政府官員開錯藥方,以緊縮效用對治景氣下降,而且堅持不改;因而一個小病被治成了絕症。不過這些官員欠缺正確的總體知識本是理所當然;因為正由於恐怖的大蕭條,其後才有經濟天才凱因斯應運而出,締創以經濟蕭條為主要假想敵的總體經濟理論,著重以對症的政策從根本予以瓦解。70年後的今天,這已成為每一個略識經濟學者的基本常識,因此美國大蕭條的故事,全無可能重演,遑論其向全球擴散釀成世紀大蕭條。

對治蕭條這個假想敵之道無他,首先要直接消除其禍源信用急遽緊縮而且持續惡化,然後再用擴大有效需求的具體手段為經濟注入活水,令其快速轉枯為榮。美國從2000年開始過於急進地投入金融創新,令市場機制中處置風險的意識與能力被種種障眼法所蒙蔽,乃使不肖的金融機構以證券化等手段瞞天過海,競事追求低品質、高風險房貸的厚利,卻將風險散入無數無辜投資者手中。一旦東窗事發,最凶險的後果,正是令金融機構心生畏懼,一切信用擴張行為都縮手不為,甚至還雨天收傘,寧可損害全天下以求自保。今天我們驚見的金融風暴其源頭在此,從金融危機向經濟實質面造成衝擊,也正由於有志一同收縮信用的金融體系,正步上1929經濟大蕭條的後塵。

以今日各國貨幣當局浸淫凱因斯以降經濟學知識之久,豈有可能重蹈覆轍,任信用緊縮的殺傷力無限擴大?因此,美國政府以大魄力不斷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並竭盡全力扭轉信用緊縮的逆流,其工程雖無比艱鉅,成效已逐漸顯露;當雷曼兄弟、美林公司、AIG集團等金融巨人的地雷也引爆,其實正顯示信用危機趨向尾聲,美國正要擺脫次貸所引發的巨大衝擊,走回正軌。

更可喜的是,這五大投資銀行的超級警鐘,震醒了所有尚在觀望的各國貨幣當局,紛紛降低存款準備率、釋出強力貨幣,大力挹注市場渴盼的信用;在此不約而同的及時雨之下,全球信用大獲甘霖,可望逐漸解除緊縮危機,在信心緩慢恢復之後,使蕭條危機消弭於無形。

我們的中央銀行絲毫不落人後,前天傍晚也大降各類存款的準備率3碼至5碼,可望釋出新台幣2,000億元強力貨幣,並宣示將無限量為銀行提供充分資金。因而原本受次貸風暴牽連不深的國內金融市場,幾乎完全解除了因信用緊縮而引發經濟蕭條的危機。

然而這並不足以解除台灣面對的危機。因為台灣除了與其他國家同遭次貸風暴侵襲之外,還遭逢一個20年未見的致命打擊。近20年來中國大陸強勁成長,各國均分沾其經濟動能之惠;我政府雖然竭盡全力防堵兩岸往來、卻因咫尺之隔,產業鏈又恰能互補,享受到遠過於他國的利益,甚至近年來經濟唯賴對大陸出超支撐。

但大陸出口部門橫遭內外夾擊,這個最重要的成長引擎正要熄火,嚴重威脅台灣的出超,進而令台灣經濟也隨之熄火。因此在各國經濟因次貸風暴而奄奄一息時,台灣卻受到金融面與實質面的雙重打擊;即使其他國家風暴遠颺,回復生機,台灣恐怕要更向下沉淪,難以超拔。 深凜於此,我們才不斷大聲疾呼,要趕緊師法凱因斯政策的精神,由政府帶頭,結合全民與全體企業之力,點燃消費與投資這兩大引擎加以取代;消費可救急,有效而且方向明確的投資,則救急之外更能為台灣經濟的未來開出陽關大道。主政者,務請打開心眼,切莫河漢斯言!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工作者而言,公司裡明文規定的禁令,白紙黑字,一目了然;真正難捉摸的是組織裡不成文的價值觀,甚或是主管個人的判斷,唯恐一不小心就犯了大忌而不自知。職場專家104人力銀行總經理阮劍安,提供了兩個明哲保身的建議:

1.少說多看:初到一個企業或部門時,最好先低調觀察內部氣氛、文化,以及人與人的互動方式。不妨找一位前輩當成學習請教的模範,快速融入組織,避免在還未進入狀況前,就給人一種我行我素的印象,與公司環境格格不入。

2.拿出績效: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表現好,通常只要績效一好,個人領域的瑕疵就被淡化了,只要自己的行為態度不過分影響到他人,仍有機會成為老闆眼中的明

不怕犯錯,知錯能改

然而,人沒有不犯錯的,如果過度小心翼翼,又顯得矯枉過正。如同美國著名領導力專家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所說:「我們所犯下最嚴重的錯誤,就是一直害怕自己會犯錯。」事事小心的心態,到頭來雖然可能踩到較少的地雷,但是自己的成就也將因此受限。

《好用,讓老闆麼愛你就對了》一書作者葛林夏帕(Glenn Shepard)提到,高價值的員工要知道如何「適當地」犯錯,在下面這些情況,犯錯是可被容許的:

·         ˙你可以面對自己的毛病與錯誤;

·         ˙你願意修正自己不良的行為、態度或觀念;

·         ˙你願意負起責任,而不會試圖責怪他人;

·         ˙你不會找藉口去搪塞;

·         ˙你不會在老闆面前隱瞞你的錯誤;

·         ˙你會從自己的錯誤之中學習;

·         ˙你不會重複相同的錯誤。

由此可見,主管並非不准員工犯錯,關鍵在於犯錯之後的態度及因應之道。工作者若能意識到自己在工作上的某些行為、態度或觀念有瑕疵,就要勇於面對和修正,因為主管要的不是從不犯錯的員工,而是具反省能力、知過能改、願意不斷提升自己的人。

然而,當你頻頻觸犯公司的價值觀,導致主管不得不請你離開時,也請優雅地揮別。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建議,千萬不要因為你個人在職場上的挫敗,而在辦公室興風作浪,這會讓你的主管、同事和部屬對你退避三舍。如果想抱怨職場生涯,那就在家裡吧!工作場合的人雖然對你所知甚多,卻不應該被捲進你的情緒裡。 接受挫敗,甚至把它視為重新證明自己的挑戰,不管是去或留,這種態度會很有幫助。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貴的餐廳裡,一直抱怨這樣不對,那樣不好。侍者耐著性子直賠不是。但這位富婆的氣燄反而越發囂張,隨而指著一道菜對侍者說,「你說,這叫做食物?我看連豬都不會吃!」

 侍者終於按捺不住,對這位富婆說:「太太,真的是這樣嗎?那麼,我去替妳弄點豬吃的來。

 一個是「心中無半點善意」,一個是「胸中無半點寬容」,真是道盡現代人典型的交往模式,再看看下面二則夫妻的對白。

 丈夫:「聽妳講話就像是一個白癡。」

 太太:「你難道不曉得只有這樣,你才會懂?」

 「拿去洗衣店的襯衫拿回來了嗎?」丈夫問「我是你什麼人,女傭嗎?」妻子回答「當然不是,」他頂了回去,「你如果是女傭的話,至少應該懂得怎樣洗衣服。」

 我們經常掉進一個陷阱,就是爭論必有輸贏,在所有的爭吵事件中,大家都堅持自己的觀念,將之視為金科玉律,不肯退讓。我常開玩笑說,這就是所謂的「禮讓」---不管自己有沒有「禮」(理),別人都要「讓」。

 重要的是雙方都不願意放棄說「最後一句話」。似乎誰說了最後一句話,不管有理無理,誰就是勝利者,以致爭吵不休。

 想解開纏繞在一起的絲線時,是不能用力去拉的,因為你愈用力去拉,纏繞在一起的絲線必定會纏繞得更緊。人與人的交往不也一樣,很多人只知道「得理不饒人」、「火上加油」,卻不曉得「逢人只說三分話」、「順風扯蓬、見好就收」的道理,結果關係纏繞糾結,常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是非對錯並沒有快樂來得重要。快樂的秘訣就是「退一步」,先向別人伸出友善的手。讓對方做「對」的人,並不代表你就「錯」了。因為,當一切都好轉後,你會發現你將獲得放下的平安,也會感到讓別人「對」的喜悅。由此,你也做「對」了。

 邱吉爾在退出政壇後,有一次騎著一輛腳踏車在路上閒逛。

 這時,也有一位女士騎著腳踏車,從另一個方向急駛而來,由於煞車不住,最後竟撞到了邱吉爾。

 「你這個遭老頭到底會不會騎車?」這位女士惡人先告狀地破口大罵:騎車不長眼睛嗎?……」

 「對不起!對不起!我還不太會騎車」邱吉爾對那位女士的惡行惡狀並不介意,只是不斷地向對方道歉,「看來妳已經學會很久了,對不對?」

 這位女士的氣立刻消了一半,再仔細一看,他竟然是偉大的首相,只好羞愧地說道:「不…不…你知道嗎?我是半分鐘之前才學會的……教我騎的就是閣下您。」

 有位智者即說:「幾分容忍,幾分度量,終必能化干戈為玉帛。」

 曾有一對父子坐火車外出旅遊,途中有位查票員來檢查乘客的車票,父親因為找不到車票而受查票員怒言以對。事後,兒子就問父親,為什麼剛才不反目以對呢?父親說:「兒子,倘若這個人能忍受他自己的脾氣一輩子,為何我不能忍受他幾分鐘呢?」

「不說最後一句話,則可以避免紛爭」這也是我時時提醒自己的座右銘。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水扁到「南部」尋求溫暖及支持,這是許多時事評論者所使用的語言。這樣的論述顯然有失準確,難道高雄市及台南縣某個角落的兩場聚會,就等於全部的「南部」?或全部的「南部」都以相同的態度看待陳水扁?

曾幾何時,「南部」成了新的政治切割工具,老的切割工具則是「統/獨」、「藍/綠」、「中國人/台灣人」、「愛台/賣台」;最近幾年,這些切割工具已經出現相當奇異的整合,幾乎成了「獨/綠/台灣人/愛台/南部vs.統/藍/中國人/賣台/北部」的南北對立。

這種政治理念是錯的,但這個政治現實卻是真的。南北差異,固然有「重北輕南」的歷史發展因素;但所以致此的最主要原因卻是出自政治操作。不斷地切割,不斷地標籤化;原本未必如此的「南部」,終於變成了今日的「南部」。

仔細思考即知,「南部」不是一個地理符號,而是一套人工製作的意識形態。例如,長老會的總部在北部,高俊明也在北部,但其所代表的思維卻是「最南部」;又如,施明德的出身是「最南部的典型台灣人」,但他卻被指為「賣台第一勇士」。可見,「南部」不是地理的屬性,而只是一個供人搬弄的政治標籤;甚至只是一個人工打造的「意識形態牢籠」,令相當數量的南部人在相激相盪中相互挾持,形成共業,不能脫身,不得解放。

形成今日「南部」的主要原因,是南部純樸熱情的民風。民進黨用「本土」為南部民眾政治啟蒙,使大量基層及邊緣的人民感覺到人格的偉大化及昇華;另一方面,又塑造了一個「非本土」的敵人,使南部民眾認為,一切現世的苦難皆因有一個「外來政權/賣台集團」。於是,民進黨從「本土」將群眾帶進門,一步一步把民眾帶入「中國豬/台灣人」、「賣台/愛台」、「外來政權/台灣國」的正邪鬥爭幻影之中。民眾在心靈上的偉大感日增,對「外來政權/賣台集團」的憎惡感亦日深;這就是民進黨近年來變本加厲的民粹操作公式。其實,「北部」也有許多人支持民進黨的這場正邪聖戰,陳水扁的「取暖之旅」亦將逐步北上;但在比例上「南部」仍是民進黨的大本營,因為「南部人」確實比「北部人」純樸熱情。正因如此,陳水扁的「取暖之旅」才會從「南部」出發;你聽他日前兩次南下所說的話,其實仍是那一套「正邪大戰」的版本。有些滿面風霜的南部人,被阿扁感動得老淚縱橫。

然而,這場「南線(部)專案」的民粹大戲,演到今天也該下檔了,勿再歹戲拖棚。民進黨要南部人支持「本土」,且漸漸以政治催眠的手法將民眾帶向「台灣國」的幻想,又將整個國家推入「愛台/賣台」的磔裂刑場,那也就罷了;但是,如今面對陳水扁這個政治騙子,這個貪腐惡棍,難道簇擁在阿扁身旁的民進黨人,還要南部人相信「打倒國民黨才是最高道德」、「阿扁倒,台灣就倒」?這樣的操作,太殘忍,也太無人性。

南部人的特質是純樸熱情,但在民進黨及陳水扁眼中卻是愚昧可欺。當他們將民眾煽動到最高點,其實是對人性踐踏至最低處。倘非如此,怎會到今日這個地步,那些簇擁著陳水扁的民進黨政客,還要南部人相信陳水扁的聖潔,還要南部人繼續投入陳水扁的這一場聖戰?多年來,民進黨將南部人迷醉到今日境況,難道到今天仍不肯放過南部人,或根本不願南部人醒過來?這是否太殘忍?是否太沒人性?

台灣是個小島,為何還要撕裂成南北兩塊?真理應當只有一個,為何非要撕裂成南北兩半?陳水扁及民進黨,至今若仍要「南部」為台獨背書、為撕裂國家背書、為陳水扁的貪腐背書,這對「南部」極不公平,亦根本是將「南部」工具化及汙名化。

日前高雄及台南的兩場集會,當然不能代表全部的「南部」,這也已經到了「南部」應當撕掉這張政治標籤的時候了。「南部」,走出這個意識形態的自囚牢籠吧!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一個月工資超過廿萬吧?」第一次見面就被問這問題,實在尷尬。但更尷尬的在後頭。「不會吧,十萬都不到?」對方難以置信睜大眼睛。老劉指著身邊剛進香港某報的「小年輕」說,「他一個月都七萬港幣了。」香港沒得比,和大陸「中產階級」比,台灣優勢似乎也在迅速消褪了。

透過朋友介紹,從廣東風塵僕僕來到北京的老劉非要與記者碰上一面,目的是把他的晚輩介紹給記者,「他現在任職香港某大報,以後請多多關照!」話題不知怎扯,就扯上了工資。

大城財富效應

還不太熟識老劉,但看來在粵港、新加坡等地穿梭的他有點辦法,北京高層也有人脈,談起兩岸三地,很多人都熟識。「台灣這幾年是不太長進,」老劉說,香港人務實,「管他一國兩制,重要的是口袋。

十年前金融風暴剛吹過,記者前往九龍某「豪宅」會友。友人抱怨,「三年前,原屋主一千一百萬(港幣)購得,我八百五十萬買下,慶幸賺到;不到一年只剩五百萬。」兩個小孩念英校,加上傭人、房貸,記者心想,一個月收入不超過廿萬台幣,如何養活。

十年過後,香港GDP近三萬美元,住九龍豪宅的友人派駐北京工作。房貸不僅還清,還另購一處豪宅出租,股市樓市春風兩得意,年薪接近兩百萬港幣。

十年來大陸變化也很大。離京前和一老友碰面。「我那兒子剛進雅虎中國,起薪六千五(人民幣)。」做為中國首位演藝經紀人,Lisa早已混出名堂,兒子暑假剛大學畢業,就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起薪兩萬三北京人嫌太低

「六千五不算高了,兒子同學去了IBM,起薪接近九千,」Lisa說,「現在大企業像阿爾卡特、華為,哪家起薪不是六、七千以上,百度還超過一萬呢,」Lisa說的還不包括津貼、年終及分紅。「那天兒子回來說,每人可認股四千美元,還跟我借錢!」

改革開放卅年,大批跨國企業進駐中國,加上近十年京滬大城財富效應的累積,讓不少民眾初嘗「暴富」滋味,中國不再是過去台灣認知的那個貧困中國了。「像我兒子同學,起薪五千(約合新台幣兩萬三千元)的工作基本上不考慮,」台灣不少新鮮人起薪不過如此,北京人已不能接受了。「有空時去九寨溝轉轉,真是人間仙境!」汶川震後不久,Lisa和「大腕」友人前往九寨溝唯一五星級飯店住了七天,結帳下來每人費用一萬一千人民幣。下月她準備帶母親及妹妹赴台觀光,團費一萬二,她說:「無所謂咯!」

北京「中產階級」什麼概念?一位友人或可說明這現象。四十五歲的老陳任職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十八年,夫人在某知名外企當財務主管,兩人年薪合計四十萬人民幣。他們在東三環CBD(中央商務區)有套現值兩百萬(人民幣)房產、一輛奧迪轎車。

台灣十年不調薪「難以置信」

不過,收入豐厚的老陳,上有四位老人要養,下有剛上中學的兒子,每月要繳四千元房貸。雖說如此,重視生活品質的老陳,假日必前往「巨蛋」聽音樂會,《三聯周刊》、《Vogue》每期照買,一年至少出國玩一趟。只可惜,北京少了家「誠品」。

「聽說南方很多企業、政府機關,召聘骨幹都從一萬起跳了!」Lisa享受大陸市場化帶來富裕之餘,台灣企業「十年不調薪」之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香港消費還是挺驚人。但Lisa難以置信,台灣大學畢業生待遇竟和大陸相差無幾。「你曾說過,拿台灣錢來大陸消費很好用,」對台灣充滿好感的Lisa說,「以後可別變成拿人民幣到台灣消費很好用了!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一個推動台灣成為亞太金融中心的論壇中有人提到,十幾年前我們就在談這個題目;現在,我們還在談;也許十幾年後,也還在談。這讓我聽了很感慨。

最近緬懷趙耀東先生時,大家談到他擔任經濟部長任內最大的貢獻是推動台灣的自由化與國際化。然而今天的台灣應該覺得很慚愧,因為我們仍然離自由化的目標很遠。

政府近來有一些鬆綁動作,不過只是把以前政府加諸於企業的束縛解除。事實上,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更深入研究,如何更積極、主動落實自由化和國際化的腳步。

自由化在我看來,至少要達到以下條件︰

第一,政府對於企業的管理,應該秉持著協助者(facilitator),而不是管制者(regulator)的心態。企業自己知道什麼是對企業發展最好的方式與方向,政府應該讓企業自己做對它有利的決定,而不是由主管機關或是官僚體制代為決定。

這其中有幾個層次,首先是資金的流向。當今全球有許多資金在各國流動,像是油元、私募股權基金、避險基金等。應該進一步開放,讓全球的資金進來,鬆綁資金進出。

再來是對於對內、對外的投資由企業自己決定。例如,企業要到中國、孟加拉還是越南投資,會衡量其中的風險,對股東負責。政府不需要背負重任、自認比企業更聰明,或是要幫助企業避險。企業的投資顧慮是個體的風險管理,不該由政府整體管制。國外對台灣的投資不僅不應該設限,更要積極爭取。除了對於國家安全相關的產業,要儘量解除限制外資的投資。

另外,關於企業的融資,也應該讓企業自行決定融資的規模與來源,而不是由政府管制,這樣企業才能得到最便宜的資金。

還有即是人才的流動。為了台灣長遠的競爭力,我們應該吸引全球最優秀的華人。台灣不僅不該限制,反而應該全國一起來主動吸引、招聘好的人才,不應管制talent flow。我們要推亞太金融中心,關鍵是吸引全球的頂尖人才與金融事業到台灣,如果全球頂尖的金融業皆以台灣為亞太本部,台灣自然成為亞太金融中心。

第二,自由化要有公開、透明、有競爭力與吸引力的稅制。台灣許多大企業已經是全球企業,吸引全球投資人成為其主要股東。如果我們用愛國主義硬把企業總部留在台灣,又沒有具競爭力的稅制,企業如何對股東交代?我們的稅制不但要公平,還要比跟我們競爭的國家更有吸引力。

第三,官僚體制也應該往自由化的方向發展。首先是決策要透明化,沒有黑箱作業。政府的決策與其過程,要有一定的制度,讓大家可預測、遵循。

同時,政府的行政裁量權應該儘量降低,以免很多事情因人而異,甚至因人廢事。如果行政裁量權降低,大家都能明確依循法令,不會去走捷徑,公平競爭,可降低圖利徇私的機會。

另外,也不宜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做不該做的事。在全球網路與WTO的發展下,全球市場變化很快,如果我們再自我設限,將自己排除於全球商機之外,會形成台灣競爭的障礙。只有建構自由化的平台,將法規、典章制度都國際化,台灣企業才有競爭優勢。

台灣過去以生產、製造取勝,但是在研發、人才、金融的成熟度方面已經輸給新加坡與南韓。如果要迎頭與世界競爭,應該以更自由化取勝,才能有跟各國一較長短的機會。否則,我們將愈來愈落後。值此之時,我們應該儘速建立全國共識,朝自由化邁進,政府也應該不只是鬆綁,而是更積極主動去追求更自由化的目標。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週高度緊張的進階應用訓練結束了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去年的滿懷憧憬,今年半導體業者面對的卻是每下愈況的經濟惡耗,當大夥兒大砍資本支出之際,三星、英特爾等公司卻仍大刀闊斧繼續投資,因為他們堅信「危機就是轉機」,不趁此時與對手拉大差距、更待何時?

最近來自半導體製造業的消息都不算太好,悲觀保守的氣氛四處瀰漫。更慘的是,主要供應商與研究機構對今年半導體設備產值年衰退率的預估,已經從年初的五%一路下修到近日的一八%。這時要半導體製造商繼續花大錢擴充產能?他們可能只會嗤之以鼻。

第一,或者一無是處

市調機構Gartner估計,今年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將比去年減少二二四%,衰退幅度這麼大,記憶體公司可說是「貢獻良多」,因為他們的全球占比約有三分之一強。記憶體價格的持續破底,讓全球DRAM 業者今年資本支出大減四五%(台灣四家DRAM 減幅更達五九一八%),NAND 快閃記憶體市況好些,但年減率也有一九%。

對比這些悲慘的數字,三星卻將總資本支出從去年的八十五億美元一舉提高到今年的一二四億美元,年增率高達四五八%,很難不令人驚呼「真氣魄」!

三星資本支出由三大部分構成:側重記憶體的半導體、TFT-LCD 及通訊。前兩項三星都是「世界冠軍」,今年規畫的資本支出年增率也各達到一一%與二四六一五%。這麼「冷」的經濟環境下,三星還敢對這兩個景氣循環產業大舉加碼,自有它的道理,因為現在正是一舉殲滅敵人、拉大差距的最佳時機。

話說DRAM製程向有「溝槽式」與「堆疊式」兩種,但除了奇夢達與原策略夥伴南科、華亞科、華邦電外,其他七家業者全都是堆疊式的擁護者。溝槽式發展到今年遇上技術大瓶頸,南科於是轉投美光懷抱、還合資設立亞美公司;原由南科、奇夢達合資的華亞科則待價而沽;但因奇夢達現金所剩無幾、無法吃下南科持有的華亞科股權,預料最後華亞科也會被美光收編。而茂德與海力士先是不確定是否繼續合作,續緣後又卡在南韓政府限制七奈米以下技術輸出,直到近日才解禁;換言之,整個DRAM業界只有爾必達陣營(含力晶、瑞晶)能心無旁騖地抗衡三星。

堅持不與他廠結盟的三星,在對手個個忙得焦頭爛額之際,市占率也悄然飆高,一路往歷史新高四%挺進;DRAM製程更領先群雄挺進五奈米,除了海力士隨後追上外,三星成本結構遠比其他還在七奈米世代的對手要優異。市況差,大家比的是「誰虧得少」,如果做不到製程最先進、成本最低廉,龐大的生產設備「資產」反而成了「負債」,這也讓過去台灣DRAM業者引以為傲的「全球十二吋廠密度最高」,現在成了「不願提及的夢魘」。

大手筆投資讓三星氣勢愈來愈旺,但也有分析師認為,現在DRAM已經是史上最慘澹的時刻,原本預期明年中DRAM價格有機會反彈,但三星持續大規模增產,復甦的時間點恐怕會遞延。

攻擊,就是最佳防禦

不過,可不是只有三星敢逆勢擴張,同樣英勇的還有英特爾與東芝。一個是全球處理器與晶片組龍頭,一個是NAND快閃記憶體亞軍,兩家合計去年資本支出全球占比約一四%,再加上三星就高達三成(不過資本支出不代表一切,英特爾去年營收是三星的一七二倍),其中任一家打噴嚏,都會讓全球設備業冰凍三尺。

英特爾進軍通訊領域的成績一直差強人意,但網路電腦與筆記型電腦今年的熱銷,支撐它擴增資本支出。英特爾在電腦處理器市場上持續坐大,也要感謝頭號對手超微。超微不是產品規格落後,就是推出熱銷產品卻又產能不足,最近則是併購繪圖處理器廠ATi後內部大亂,連虧六季後,七月原超微董事長暨執行長Hector Ruiz遭撤換,年僅四十六歲、原任總裁暨營運長的Dirk Meyer成了新任執行長。

別看這段期間英特爾與三星同樣有些「趁亂崛起」的意味,一步步將中央處理器、繪圖處理器與晶片組結合在一起,卻是英特爾早幾年就定下的策略,現在逐步落實而已。攸關成本的半導體製程技術正穩定朝四五奈米推進,不論哪個世代的進度幾乎都是全球第一。成立四十年來,英特爾堅守「技術為本」的政策,投入研發與資本支出的腳步從未放慢(去年研發費用占半導體部門營收比為一六四%)。

而英特爾優異效能加上晶片組搭售處理器的業務策略(搭售後的晶片組價格之低,令人咋舌),除了徹底摧毀台灣晶片組「三雄(威盛轉向可攜式裝置、矽統只剩下超低價市場可玩、宇力早被NVIDIA合併)」,也持續壓縮超微生存空間。這就是英特爾「贏」的祕訣。

東芝NAND Flash市占率雖以二九%暫時落後三星的四二%,但看好長期NAND的市場潛力,今年仍增加資本支出邁向超越三星的終極目標。兩座十二吋廠中,一座去年就達到每月十五萬片的最大產出,另一座去年第四季量產後,月產能將一路從一萬片提升到年底的十二萬片,明年底前後就會達到最大產能廿一萬片。而東芝與三星的較勁,大概也是這兩年半導體設備業者最期待的盛事了。

從三星到英特爾,從記憶體到電腦,逆勢擴張的策略雖不總是等同於好結果,但「危機」就是「轉機」,也許這一搏,正是奠定歷史地位的關鍵一役。就拚吧!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異鄉遊子最怕生病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01 Mon 2008 13:16
  • 思念

思念 造成了一種精神上的期待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85年,是劉銘傳擔任台灣首任巡撫100週年,安徽省將舉行劉銘傳學術研討會。為了做好參會的準備,我到安徽六安一帶劉銘傳活動的地方搜集他的遺跡、遺物和民間傳說。一天,來到六安張店探尋他的啟蒙老師和高參劉盛藻故居,不料,故居早已易主,村民們已經把他淡忘了。可是,卻饒有興趣地講述一位熊聖人的故事:

熊聖人的故事

說的是熊聖人在台灣做知府,老百姓向他報告災情,說「禾苗都被蟲吃掉了」。熊聖人問:「是天上飛來的蝗蟲嗎?」百姓說:「不,是從海裡游上來的。」熊聖人奇怪了:「有這等事?」他邁開雙腳到災區現場去看一看。不看還罷,一看,忍不住又驚又喜:驚的是禾苗確實是被咬得斷頭缺尾,損失慘重,喜的是哪裡是什麼害蟲,分明是活蹦亂跳的鯤子魚嘛!又能吃,又能賣,是送上門來的厚禮呵!

熊聖人大喊:「站著幹什麼?趕快捉呀!」百姓動也不動。有的說:「它是神蟲,不能捉!捉了,要受到神的懲罰的!」有的說:「蟲身上有毒,不能吃!吃了,全身要腫的。」熊聖人哪裡相信,當即叫廚師捉了幾條鯤子,剖洗乾淨,煮熟,放上油、鹽、生薑、蔥、蒜、醋,當著官員和百姓的面他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並請大家都來嚐一嚐。膽大的看熊聖人帶頭吃了,也端起碗來,吃著說著:「味道不錯!真鮮!」連魚帶湯吃喝精光。有人說著風涼話:「別圖一時咀痛快, 身子不痛快的日子在後頭哩!」

幾天過去了,沒聽說一個人身上發了腫, 更沒聽說有人遭受什麼神的懲罰。有位當地醫生說話了:「你們放了生薑,生薑解毒,當然香辣可口,味道好吃又不腫嘍,可是我們吃不起呀!」熊聖人又納悶了,部下告訴他:「台灣不產生薑, 生薑跟金子一樣貴,大戶人家遇到高貴客人,才切兩片生薑招待,老百姓別說吃, 連見都沒見過哩!」熊聖人哈哈一笑。趕忙派人回到家鄉,在六安、舒城一帶生薑產區收購了幾船生薑,又聘請幾位種薑能手,一同回到台灣。

船靠岸時,碼頭上的人看到滿載生薑的船隊都驚呆了,探聽老闆是誰?這回要發大財了。熊聖人一兩也不賣,召開會議,把生薑無償地分配給各縣,叫他們聽從種薑師傅的指點,教老百姓學會種植,從此台灣有了生薑,蟲災沒有了,迷信破除了,家家又能吃到廉價的山珍海味,熊聖人的大名就這樣傳遍了台灣,也傳遍了他的故鄉六安。

保台英雄驚現熊大樓

由劉巡撫牽出熊聖人,又多一位與台灣歷史有關的重要人物,我喜出望外,沿著村民們指點的熊聖人後代居住不遠的熊大樓。那是個幾十戶人家的村莊,大片草屋中夾雜著一些破舊不堪的磚瓦小平房,沒有看到樓。從村邊的一口口大塘和村內殘存的條石通道看,這裡確曾有過輝煌歲月,現在已景物全非,熊大樓名存實亡了。

熊家傳人熊宗徽,60來歲,住著幾間光線不足的老屋,純厚的農民氣質,見了我露出滿面笑容,說:「熊聖人,就是我的祖先,做過台灣知府和台灣兵備道,人們也稱他『熊道台』,我是他的六代孫。」

他沒有多談,便從後房裡捧出一幅畫像和一部家譜來。畫像為全身坐像,宮筆彩繪,色澤鮮豔,高約1.5公尺,頭戴大紅頂,身著龍翔鳳舞的補服,身材魁梧,勃勃英姿中又有幾分和善與雅氣,我意識到他就是熊道台。家譜是百年老譜,紙已發黃,非常罕見。我大吃一驚:「這些珍品你是怎麼逃過『十年浩劫』的?」熊宗徽笑了:「我家老屋的屋頂是夾層的,我把它藏在夾層裡,人不知,鬼不覺。」當然這也與他腰桿子硬梆、敢擔風險、頂住「橫掃一切」的狂風暴雨大有關係。

從譜裡我瞭解到熊道台是一位了不起的抗英保台的英雄!他比劉銘傳大58歲,早50年入台,在台灣任職多7年。熊道台的葬地距劉銘傳故里僅20公里。

他原名熊一本,字以貫、號介臣(17781853),住在六安城內著名的大梓樹熊家。他考中進士,當過刑部官員,平反了許多冤案。1834年,渡海入台,擔任福建省台灣府知府。那時台灣只有一個台灣府,管轄台灣、鳳山、嘉義、彰化四個縣和淡水、噶瑪蘭兩個廳,實際上管轄著高山族地區以外的台灣島。

鴉片戰爭時期,英國艦隊多次進犯台灣。領導這次抗英保台鬥爭的主將為台灣兵備道姚瑩,總攬全局;總兵達洪阿負責軍事,指揮作戰;知府熊一本,籌備軍餉器材,組織民兵支援前線,肅清奸細鞏固後方。他們三人擰成一股繩,屢戰屢勝。

1841年,英國艦隊首次進入基隆海口,開砲轟擊二沙灣砲台,他們都親臨前線,奮起抵抗,開砲還擊。副將丘鎮功手發一砲,打斷敵艦的桅杆,繩索盡斷。敵艦失去控制,隨浪漂出海口,又被浪推入口內,觸在礁石上,艦身解體,士兵落水,淹死無數,我軍乘機駕船活捉俘虜130多人。

1842年,有三桅敵艦拖帶舢板在大安港外遊弋,見我岸上旌旗招展,不敢進港。他們設計誘敵進入港內擊之。熊一本密令漁船上召募的廣東人,駕小船出海,用廣東話與敵艦上的廣東漢奸對話,說只要給我錢物,我願給你們導航,從土地公港登陸。敵艦信以為真。土地公港地形複雜,暗礁密布,敵艦很快觸暗礁擱淺。熊一本又派善泅水的人鑿穿敵艦,我軍乘勢進攻,生俘18個白人、1個紅毛人、13個黑人、廣東漢奸5人。

他們用一天500里的速度向朝廷告捷,道光皇帝龍顏大悅,在「杖殺內應」四字旁邊用朱筆批了「是極」二字。對這批俘虜怎麼辦?渡海解送到褔建?條件不允許;長期監禁?敵艦為了營救同類,會不斷地集結力量進犯台灣;只有先除掉內患,自己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於是他們報朝廷批准,除顛林等9名英軍頭目和兩名漢奸外,其他沒有病死的130多名俘虜全部就地處決,以絕後患。他們三人因戰功卓著,朝廷一一記功授獎,熊一本加三品頂戴、雲騎尉世襲職位。

鴉片戰爭,因主戰派林則徐、沈葆楨被革職,穆彰阿、琦善、耆英、怡良等主和派屈服於英國的壓力,簽訂了第一個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台灣遵約歸還了9名英軍頭目。英艦司令在艦上設筵席,邀請姚、熊二人赴宴,握手言和。鴉片戰爭至此算是劃上了句號。

不料洋人又節外生枝,說什麼英軍不是被打敗的,是因為艦艇觸礁,士兵落水被俘的,姚瑩他們是集體冒功,殺害俘虜,欺騙朝廷,向閩浙總督怡良提出無理交涉。台灣是隸屬於褔建的,依照慣例,台灣上報朝廷的公文應由褔建怡良轉報才是。可是在戰爭時期,朝廷授權台灣直接報告,不必經過褔建,以免貽誤軍機。怡良眼看台灣戰績輝煌,譽滿朝廷,自己無尺寸之功,不禁眼紅,妒火中燒,聽到洋人告狀,正中下懷,立即討好洋人,誣告姚瑩等冒功殺俘,欺騙皇上,要求嚴懲。昏庸的道光皇帝,將姚瑩、達洪阿革職查辦,姚瑩被囚車押送京城,琅璫入獄。舉國上下強烈反對,姚瑩坐了12天牢,朝廷被迫把他無罪釋放,貶往四川。直到1851年,咸豐上台,姚瑩才完全平反,提拔重用。

在姚瑩蒙冤的時候,熊一本的花翎頂戴、雲騎尉世職也被撤銷。為了穩定台灣局勢,1843年,他接替姚瑩擔任台灣兵備道兼提學使,恢復了雲騎尉世職。他四次主持台灣考試,選拔真才,在部試中多人獲勝,使台灣文風大振。他積極反映台灣的激憤民情,為姚瑩鳴冤叫屈。他綜觀全局,把獲得洋人的動態,制定出國家的全面戰守之策,請怡良轉報朝廷,有備無患,被怡良束之高閣,令他憤憤不平。1847年,他年登70,告老還鄉。

他在台14年,保障了台灣安全,維護了社會穩定,著力撫番,開墾荒地,興利除弊,發展經濟,對台灣的教育與風化尤為關注,贏得了「熊聖人」、「熊夫子」的美譽。

他有四個兒子:家幹,家麟,家興,家儀;隨父親去台灣的是三兒子家興。家鄉人追隨他渡海入台的很多,其中在台灣戰死、病死的就有40多人,他在台灣首府台南近郊購買墳地,集中安葬,一一豎碑。當離開台灣回鄉時,他親自到墳前祭奠,揮淚而別。

返回故里後,他猶繪《田間仗劍圖》以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1853年,在六安病故 終年75歲。

「鴻門宴」上的禮品

熊宗徽又告訴我一莊鮮為人知的「鴻門宴」的故事。

「宴無好宴」,這是中國人非常耳熟的一句話。英軍司令官邀請姚瑩、熊一本到軍艦上宴會,會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呢?他們與洋人除了砲火較量以外沒有打過交道,洋人習性如何?誠信怎樣?一無所知,況且還有殺俘的情結。去吧!對方會不會擺下「鴻門宴」進行報復?謝絕吧!又示人以弱,有損大清國的風度。去與不去,如何去,他們不得不有一番周詳考慮。姚瑩想多帶武裝警衛,熊一本認為在英國軍艦上,完全處在他們的掌控之中,警衛再多也無濟於事,反而增加他們的疑慮;英國是西方大國,中英雙方既然達成和平協定,如果他們出爾反爾,玩弄陰謀詭計,必將為天下人所恥笑;如果我們臨危不懼,堅貞不屈,則可以張揚我大清國的國威。

屆時,姚、熊二人身著朝服,幾名隨從都赤手空拳,大氣堂堂,昂首闊步的登上英人巨艦。英艦官兵列隊歡迎,齊聲高呼,震得海水都浪花翻滾。隨從聽不懂什麼意思,不免心情緊張,頭上冒汗,他倆神態自若。英艦官兵看到熊一本的偉岸而健美的體魄嘖嘖稱羨,說:「中國大皇帝守臣好狀貌也!」

宴會時,隨從發現有位水兵眼睛神不斷地緊盯著熊一本,兩手不停地蠕動,心裡高度警覺,輕輕走近一看,乃是水兵用粘土正在給熊一本塑像,他自笑虛驚一場。宴會結束,客人告辭,水兵行個軍禮,當即把塑像獻給了熊一本。

熊一本一直把塑像作為珍貴的紀念品收藏,離開台灣時帶回家來。他的後代把畫像和塑像作為兩件傳家寶精心保護。畫像藏在屋頂夾層裡,每年春秋兩季,都把門關起來,將畫和譜在院子裡晾曬一番,防止蟲蛀與黴變。塑像是站著的,一尺多高,圓臉,長長的鬍子,跟畫像的臉龐一模一樣。因是按照熊一本的真身塑造的,見到像就如同見到了祖先,子孫們都奉為神像,陳放在香火櫃上,向他燒香、磕頭。有次燒香不慎,香火倒在塑像上,把鬍子燎掉一點,全家人連忙叩頭向祖先請罪。就這樣在熊家供奉了六代100多年,誰想到文化大革命被突如其來的造反派抄走,無影無蹤了。

一幅手跡見真情

六安熊家是遠近聞名的五世同堂的大家族,十分重視父母情,兄弟親,夫婦愛。熊一本做台灣知府,身邊只有三兒子家興,三媳婦李氏因為子女多,便留在家裡。過了幾年,李氏不幸病故,噩耗傳到台灣,熊一本父子十分悲痛,特意在官府的西偏屋裡設立靈堂,家興守靈,熊一本親自撰寫悼詞致哀。

悼詞寫在一幅黃絹子上,金光閃爍,斑爛耀眼。標題為〈子婦李氏哀辭〉,工整的楷體書法,展示非常深厚的功底。美中不足的是絹子四周全是毛邊,明顯經人撕過,沿邊的字也不知撕掉多少?文字不連貫,感情自然出不來,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也大大打了折扣。我連聲歎氣。熊宗徽長歎一聲說:「公社時,家很窮,小女孩沒有紅頭繩紮辮子,都用橡皮筋。她看我晾曬的黃絹子好看,便撕成一條條的紮辮子,不是我發現的早,全部被撕碎了。」

幸好《熊氏宗譜》裡收錄了〈哀辭〉的全文,彌補了實物殘缺。現抄錄於下:

婦,孺家女,嘉慶二十三年(1818),歸予三子家興。是時,予官刑曹,未及見。家人有入都者,皆言新婦賢,惟以吾兒廢學,不及其兩兄能文為歉。先母李太恭人諭之曰:「吾孫知重天倫,敦廉恥,無狠戾刻薄之行,所乏者文士取科名之術,非廢學也。」婦乃知予家之所謂學者在此不在彼,由是益懍太恭人之教,罔有缺失。道光元年(1821)春,婦隨吾兒奉母入京,至十年(1830)秋,乙太恭人大故歸里,兒女已成行矣。十四年(1834)秋,予出守台陽,婦以諸孫讀書家塾,不克隨行。家興於十五年(1835)同予兄子家望渡海來侍,迄今六載矣。音耗時通,知予子侄之在家者、率諸婦諸孫侍吾塚嫂仲兄少長凡數十人,終年雍睦,無詬誶聲,予每致書以勵之。何意今年四月十六日,婦竟以積勞成疾而雲亡耶!鳴呼!予在海外,予子日侍予側,其何以堪?爰命家興易服,於署之西偏為位以哭。予複涕泣為言以攄哀雲。其辭曰:惟爾三男二女忽焉而失慈母,予子久離於家忽焉而失賢婦,予獨何心能毋念若子若孫而中心于邑也否?

時大清道光庚子年(1840)夏四月穀旦

介臣氏和淚書

全文300多字,情真意切,哀惋動人,與韓愈〈祭十二郎文〉和袁枚〈祭妹文〉的風格一脈相承。

開棺驗證,廉吏可風

1958年,掀起一股挖墓風,許多名人墓葬都是在這時候一掃而光的。熊道台墓沒挖前,社會上便放出話來:「熊道台墓裡銀子有幾笆斗。」那時候如果我聽見這個話肯定地認為是造謠,如今我倒以為事出有因,並非空穴來風。為什麼?因為我看到熊道台寫給哥哥的一封信,他說他在台灣一年能掙洋錢兩萬塊。他當了14年的台灣知府和台灣道台,總收入不下28萬塊洋錢,用些銀子隨葬,不是小菜一碟麼!他擁有如此鉅額財產,可我為什麼還稱他為「廉吏」呢?我的依據是:

一,他誠實。他向哥哥把高薪的合法來源說的清清楚楚,沒有半點虛偽,使我瞭解到他的思想、人品、家庭氛圍以及台灣社會的一角,這封信可以作為一件信史和文獻。

二,他知足。他說30年前在私塾教書時,一年收入洋錢不過50塊,現在一年抵上過去400年;生活上由粗茶淡飯,變為雞魚肉蛋;過去穿的是布帽布鞋布衣裳,現在是綾羅綢緞鋪滿床;自己不耕不織,徒手獲得盈千累萬,還享有著清白的名聲。他心滿意足了,若再貪求,簡直就是強盜!

三,他清醒。他看到一些官宦人家,貪如狼,狠如虎,毒如蛇蠍,他們的後代多不成器,結果大發不義之財的人卻成了敗壞家聲的罪魁禍首。他給自己定位是:雖不能自詡「功在社稷,利及蒼生」,但總不能與貪如狼,狠如虎,毒如蛇蠍的人同流合汙。他撰寫一副對聯掛在官府大廳裡:

富貴、貧賤、夷狄、患難,歷多年、方寸尚能不亂;
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存一點、大端粗可無差。

四,他思變。他對台灣與內地、官員與百姓之間的收入差距很大,很有感觸,也想加以變革,縮小距離。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寧可餓死而恥食周粟」的伯夷,面對這種積重難返之勢也無能為力,自己又不知道台灣知府能當多久?只好知難而退,打了退堂鼓。

五,他渴望。他寄給家的錢如何用?信裡交代了三項:凡是祖先墳旁的田地,能買則買,能贖則贖,永作奉祀先人的產業;凡是最親近的家族和親戚,都要酌情分享,增進和睦;再置一點田產,作為兒孫衣食讀書的費用。他諄諄告誡兒孫不能依仗有錢而驕、奢、淫、逸,要力求上進,他是不會為兒孫寫一信、謀一職的。

六,開棺驗證。他的墳頭高大,所以叫墩子崗。石碑、石供桌、石香爐、石燭台、石拜台,成套石刻,相當氣派。挖墓人花大力氣,硬是把墩子崗削平,又向下挖個深坑,棺材剛露出蓋,他們就迫不及待地揭開棺蓋取寶。翻屍倒骨,只取出一顆紅頂子、一串木朝珠,沒有一點銀飾或銀元,赤條條而來,赤條條而去,清白得很!他們勞而無功,氣急敗壞,砸爛墳前的所有石刻,悻悻而去。當地的好心人又把棺蓋蓋上,土埋好,雖然墳頭小了很多,但他留下的真實形象、愛國情操與道德風範,比墩子崗更崇高、更偉大。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管理者來說,領導與待人是決定成敗的基本因素。關於領導統馭與人才資源管理方面的理論很多。大多在大學使用的教材,是以美國的學者所著述的教本為主,著重於理論架構模型的陳述與分析。

事實上,中國人社會普遍性的思考模式其實與美國人有基本的差異。因為中國的歷史悠久,所以中國人更加習慣於從歷史經驗中,來探索問題的關鍵、以及解決之道。而且中國人認為以這種方式來解決問題,很有左宗棠所謂的「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的樂趣。美國歷史短淺,比較沒有從歷史中尋求智慧的思考習慣,也無法享受這種一般知識分子,一起與「古人分享智慧」的樂趣。

我們可以說,在思考邏輯上,中國人偏向於類比法與歸納法,美國人比較偏向於分析法。

本文是以中國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與故事,來探討「人格特質與領導待人」的問題。本人所引以為依據的資料,是以真正的歷史,如東晉陳壽的《三國志》為主;而不是民間的小說與傳聞。所以本文所勾畫的歷史人物面貌,以及人格特質,會與小說《三國演義》的人物面貌,有很大的差異。

人格特質與待人

每個人都有他的人格特質。人格特質的形成,部分是來自於基因,部分是來自於後天成長的社會與生活環境,還有部分是來自於個人自己的領悟力與學習的意志力。因此,同胞兄弟可能會有大相逕庭的人格特質;同樣成長環境下的人,有類似的生活歷練,也會有截然不同的人格特質。

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會直接影響到他對於事情的看法與行為反應。譬如一個創業家的人格特質,與一個終年在山上種茶老農的人格特質必然不同。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也必然會影響到他的行事風格與人際關係。

作為一個領導者,基本上就是要不斷的去發展人際關係、掌握人際關係與運用人際關係。因此,一個有影響力的領導者,必然會有一批夥伴、下屬、群眾甚至是對手與他做出經常不斷的互動。簡單來說,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必然是一個成功的人際關係的經營者。

我在企業界做了很多年的管理工作。如果有人問我「何謂管理?」我想最簡單明瞭的一個定義就是:“Management is to get things done through people.”(管理就是經由人來把事情做好。)既然每一個人都有他的人格特質,人格特質會直接影響到他的思維方式與行事風格;因此每個人的人格特質,必然會衝擊到他的人際關係。那麼,領導者的人格特質,又會如何影響到他的「領導與待人」呢?

做為一個領導者,所謂的領導統馭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來做探討:

1. 如何識人?也就是領導者如何對於別人做出正確的分析評估與判斷。

2. 如何用人?也就是領導者如何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

3. 如何帶人?也就是領導者如何與別人做出相對長期的互動。

譬如在楚漢相爭時期的軍事天才韓信,原來是項羽軍中的小校。因為項羽本身就是一位天賦異稟的戰鬥奇才,所以完全無法重用韓信。項羽自身的人格特質,形成了他重用韓信的障礙。

韓信後來投靠劉邦。劉邦的出身是江蘇沛縣泗下亭長,相當於地方的警察局長,後來幹上了沛縣的縣長。在起兵抗秦的時候,戰鬥天才項羽是24歲,年少氣盛;劉邦已經是個40 歲的LKK老混子。但是劉邦多年來與地方黑白道打交道,非常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劉邦的反應靈敏,IQ EQ 都很高。劉邦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會帶兵打仗,十分需要軍事人才。加上劉邦的親信蕭何積極替韓信背書,於是劉邦與韓信經過策略性的討論,也就是所謂的「漢中對」之後,就很明快的搭建了拜將壇,親自拜韓信為將,進行北伐。其實問題的關鍵是,劉邦的人格特質,剛好與韓信的需求一拍即合。

劉邦自己也說,他的長處,就是知道自己帶兵不如韓信,但是能夠重用韓信:「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史記高祖本紀》)

人際的相處是相互的。有時候領導者有知人之明,也很想用這個人。但是對方未必會選擇為你所用。在黃埔軍校成立的時候,蔣介石是校長,周恩來是政治部主任。蔣介石其實一直很欣賞周恩來的才幹,兩人也有很緊密的工作關係。如果當時周恩來選擇跟著蔣介石走,很容易可以取得榮華富貴。但是周恩來沒有選擇跟著蔣走,他選擇的是一條在當時看來,是更為崎嶇坎坷的路。從基本面來看,應該還是人格特質的抗拮不合。

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人格特質的是否相融,可以考慮為一種化學關係(the chemistry and compatibility)。代表的是一種感性的內涵。

一個三國的故事可以說明所謂的「化學關係」。三國東吳有一位很資深的驍將,智勇雙全,叫做程普。程普的輩分很高,屬於追隨孫權父親孫堅的第一代戰將。後來東吳拜了周瑜作都督(司令官)。周瑜是孫權哥哥小霸王孫策的至交。程普的資歷與年齡都比周瑜要高,但是軍階卻低於周瑜,是右都督(副司令官)。程普心中不服,數次侮辱周瑜,不過周瑜每次都忍下,程普開始對周瑜改觀,說:「與周瑜交往,就如同飲醇厚的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醉了。」「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註:指美酒),不覺自醉。」(《三國志吳志周瑜傳》)

一個領導者,給原來有敵意的副手的感覺是,「如飲美酒,不覺自醉」,就是我所謂的人格特質所發揮的化學作用。這是一個很令人感動的、對主管的評價。

「有姿貌,精意於音樂」的周瑜,因為具備這樣的人格領導魅力,才會讓軍士用命,包含著名的悍將黃蓋,群策群力、以弱擊強,在赤壁之戰打敗曹操。

補充一下,中國史書對於周瑜的評價是很高的。對於周瑜的溢美也反映在唐宋的文學作品之中。最家喻戶曉的,應該是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裡的這段形容:「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湮滅。」

到了元末明初,受到異族侵略以及晚宋理學的影響,非常看重「正統」的觀念。三國的蜀漢成了「正統」,曹魏與孫吳成了「非正統」。「正統」是好人,「非正統」是壞人。非民間小說《三國演義》取代了歷史,周瑜就被描繪成了頭上插著野雉毛,心胸狹隘、被諸葛亮玩弄在股掌之間的反派人物了。英雄落難,莫此為甚!

曹操的人格特質

三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精彩的一個時代。用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字句來形容,就是「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三國故事的內容豐富,包含了戰略制定、戰術運用、外交謀略、人才的爭取。三國時期的三場主要會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都是以少勝多的戰爭範例。所以三國故事的影響很大。滿清的開國英豪如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為了要征服中國,對三國故事都潛心研究;甚至日本戰國時代的風雲人物,如武田信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為了要統一日本,對於三國故事也都耳熟能詳。三國故事,長久以來,已經成了打天下的霸主們,活生生的範例教材。

我在此要探討的是,這些英雄人物具備什麼樣的人格特質。這些人格特質,如何影響到他們的領導與待人;最後,如何影響到他們的功業與歷史定位。

首先,我們來看看曹操,一個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與詩人。他的人格特質是什麼,又如何影響他的領導與待人?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對曹操有這樣的描述:

太祖武皇帝,姓曹名諱操……桓帝時,曹騰為中常侍……養子嵩嗣。莫能審其出生本末。嵩生太祖。太祖少機警,有權術,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

所以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嵩的背景甚至三國志的作者都搞不清楚。曹操少機警有權謀,喜歡任俠放蕩,到處混混,不在意要找個正經的工作。

再看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所寫的「討操檄文」中,對曹操的描述:

操贅閹遺醜,本無懿德,僄狡鋒俠,好亂樂禍。……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汙國害民,毒施人鬼!加其細政慘苛,科防互設;繒繳充蹊,坑阱塞路;舉手挂網羅,動足觸機陷。

所以就曹操的出身來說,是閹宦階級的養子,是「贅閹遺醜,本無懿德」。

他的出身與儒家所講究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很有距離的。曹操任俠放蕩、不治行業,與儒家的「言忠信、行篤敬」也不同調。曹操的「細政慘苛,科防互設;繒繳充蹊,坑阱塞路;舉手挂網羅,動足觸機陷」,強調的是法制。

但是,《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又說到曹操很節儉:

性節儉,不好華麗。後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彩,帷帳屏風壞則補之。茵蓐取溫,無有緣飾。

意思是說:曹操很節儉,後宮不穿錦繡衣服。宮人的鞋子都是素色,帳子屏風壞了就補綴,被子取暖用,沒有花邊。

因為曹操的人格特質中不具備儒家的成分,所以曹操用人唯才,不在乎孔孟學派的繁文縟節與道德要求。曹操曾經三度頒發求才令,最著名的一段話是來自於建安二十二年的〈求逸才令〉:

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這些史書記載,已經勾畫出曹操的人格特質。曹操出身於閹宦家庭,社會階級低下,傳統的儒家學派看不起他的出身,他也不認同儒家學派的禮教與道德規範。他交遊廣闊、閱歷豐富;他生性節儉,從政的風格崇法務實;他非常渴求人才、任用人才時,根本不在乎世俗的評價。

曹操還有一個重要的人格特質,就是他的文采。他寫出了中國文學史上,自《詩經》以來,最好的四言詩。他的詩反映現實、抒發胸懷、慷慨有力。他的四言詩代表作是〈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