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40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最近真的很煩 唉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o deliver What to Whom by When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 有人跟我的朋友 (她無敵美麗可愛ㄋ) 搭訕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某個愛禱告的人說的: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12 Thu 2009 14:48
  • 雜感

最近好想出去玩 好想看到澄靜的海水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h my pretty girl 屁股扭一扭 要把你占有 國王就是我
oh my party boy 屁股扭一扭 記得要温柔 拱我當皇后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07 Sat 2009 11:16
  • 體會

麥克阿瑟將軍說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晚和Marc一起跟老闆吃牛排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e see the hope!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冬天特別的冷
Winter in this year is very, very cold.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軟硬體不能修 產品難滿意 

沒有核心技術,我們的技術就會建築在別人的技術之上。比方說,我們也許會生產某一種電子產品,但是這個產品裡的重要硬體和軟體都是向外國買來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的工程師一定有志難伸。他們有時會發現要加一個新的軟體功能,但是因為軟體是別人寫的,我們無法修改,只好算了。硬體的問題更大了,要修改買來的硬體,絕無可能。這使我們的產品很難令人滿意。反之,我們常常看到有些非常值錢的軟體,這種昂貴軟體的特色是他們可以應客戶要求而改善,這種特色使客戶可以有越來越滿足他們需要的軟體,也會越來越喜歡這個軟體。要能修改軟體,先決條件是這個軟體由自己人發展的,如果我們依賴別人,我們休想有非常令人滿意的軟體。

沒有精密技術 創意也沒用

我們常常聽到一種說法,說我們要有創意,這當然是對的,因為有創意的產品往往有高附加價值。但我們又要知道,如果未能掌握核心技術,我們光有創意,是毫無意義的。舉例來說,假設我們想出了像任天堂Wii那樣有創意的玩意兒,我們恐怕只有空想而已,因為我們的技術能力不夠高。要做出Wii,我們首先要掌握的是感測器感應技術,我們也要掌握住無線通訊技術。最後,我們必須掌握精密的控制技術,任天堂之所以能夠製造這種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機器,完全是因為他們是有這些核心技術的。

我們有時會看到一些高性能的產品,如半導體工廠所使用的精密儀器,我們千萬不要以為這些儀器廠商的工程師極有創意,而要羨慕他們所掌握的核心技術。

幫外國做苦工 賺少卻賠大

沒有核心技術,會使我們的工程師痛苦不堪,因為他們萬一發現產品有問題,就有可能需要和國外的某一硬體廠商談,對方往往說他們那裡測試的結果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我們的工程師並未設計這個硬體,也無法知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我們不能掌握核心技術,我們就只好依賴別人的技術,一旦我們所依賴的技術落伍了,我們也就落伍了。即使沒有落伍,我們也等於在替那些先進國家做苦工,有點像是殖民地。他們賺大錢,我們賺小錢。他們賠小錢,我們賠大錢。

一直付權利金 缺附加價值

一旦我們要依賴別人的技術,我們的產品不可能有高附加價值,因為我們一定會要付出大量的權利金。舉例來說,很多電子產品中都要有一個中央處理器(其實就是一個電腦),這下我們就要付權利金給提供這種中央處理器的廠商,如果裡面最關鍵性的軟體是買來的,我們又要付權利金給一家軟體公司,如果我們的產品裡需要無線電通訊技術,而我們不精此道,我們又要付權利金了。這麼多權利金付了以後,我們的產品如何能有高附加價值?

(本文作者為暨南、清華、靜宜大學榮譽教授)

2009/01/11 聯合報】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奇美電子創辦人許文龍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自己沒能力把奇美電經營好,讓很多人面臨失業,他感到很痛苦,奇美電隨時可以換老闆。許文龍並沒有抱怨目前奇美的困境大部分肇因於環境因素;試想,誰有能力可以在短短的一年間,把其價格競爭力相對於對手提升30%甚至50%以上?韓國三星與LGD做到了,但這卻非肇因於效率的提升,而是韓元貶值使然。

從過去台韓的匯價變化來看,若以20041月為基準期,當時1美元兌換台幣及韓元分別為33.6871182.2,也就是1元台幣可兌換35.09韓元,但到了200512月韓元相對台幣升值到1元台幣兌換28.44韓元(幅度19.85%),而這一年台灣液晶TFT-LCD面板產量全球市占率超過韓國;20062007年韓元持續相對升值,最高在20075月升至1元台幣兌換27.88韓元。

爾後,韓國經濟無法支撐如此高匯率,很快地貶回20086月的1元台幣兌換33.95韓元,到11月,韓元甚至貶到1元台幣兌換42.2韓元的程度;這樣的兌換比率,相對於20075月的高點,韓元相對台幣足足貶值了51.42%,也貶破了20041月的相對價位,而那一年也正是當時LG.Philips副總裁具本俊誇言要逼迫台灣液晶面板廠商處於枯死困境,其所恃為何?正是匯價。

如今,台韓相對匯價來到比20041月更要險峻的比率,如果持續下去,台灣廠商除了禱告之外,恐怕只有倒閉。說來諷刺,韓國早先還被認為是亞洲冰島,可能會產生金融破產的危機,不過現在其半導體及液晶面板產業卻是以逸待勞,等著金融海嘯受傷較輕微的台灣這兩兆產業滅頂。何故?還是匯價。

當然,除了匯價之外,台灣液晶面板長期發展,最大的隱憂仍如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所言,台灣液晶面板投資如上了高速公路,卻找不到出口。事實上,液晶面板的下游出口很明確,除了筆記型電腦螢幕、電腦監視器外,液晶電視更是未來最大商機;但這些主要的出口路權都掌握在日韓企業的手裡。

過去幾年間,在台灣液晶面板成本優勢的支持下,也出現了幾個台系品牌的液晶電視;包括,CHIMEIBenqTATUNGHannspreeVIZIOOleviaPolaroid品牌,均在台灣本地及北美市場亮出好成績。但當包括三星、LGD及日本Sony也開始利用台製液晶面板,並把價格壓低到與台系二線品牌差異不大時,市場主導權便再度由日韓廠商所壟斷。如今,全球液晶面板過剩,而三星、LGD及日本Sony液晶產品之品牌及面板相互支援,使得台灣液晶面板廠產能去化更為吃力。

也就是說,當企業有品牌,但面板生產成本處於劣勢時,還有策略可用;但沒有品牌,成本優勢也被掐住時,就只能祈禱景氣趕快復甦而已。因此,液晶面板之爭,關鍵在於30%~50%匯價差距及品牌主導權。試問,今天台灣液晶面板合併是否能扭轉30%匯差所造成的成本落差?是否能因此建構足以抗衡日韓的品牌?顯然答案都是否定的。因此,政府雖不斷地宣示會救台灣液晶面板產業,但別只口惠而實不至,也別搞錯方向。另外,日前國共會談所達成的20億美元的台灣液晶面板採購,希望也不只是空包彈。

我們之前也說過,奇美今天之所以陷入困境,就是其把大量資源投入在技術自主提升及品牌的建構上,這些努力都是在擺脫過去台灣產業無頭(技術)沒尾(品牌)的發展窘境,這不正是政府所應設立紓困的轉型條件嗎?或許有人會認為,台灣市場腹地不夠,不足以建立國際液晶產品品牌;但別忘了,日韓品牌、芬蘭的Nokia及台灣acer主要市場也都不是在其國內。 上一次金融危機,給了台灣建立液晶面板產業機會;11年後的今天,台灣會不會因為再一次的金融危機,而把這百年機會拱手讓人,就看政府怎麼做。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王永慶過去的演講、發表內容中,早已存在面對挑戰的知識,讓經營之神的做人、做事態度再一次感染到徬徨的這一代。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於美東時間20081015日因心肌梗塞在紐澤西州過世,享壽92歲,全國上下同感驚訝,因為台灣失去了一位經營之神。

王永慶走了,雖然各界對他的奮鬥史均已闡述得非常詳細,但身為市井小民的我們除了感到惋惜,回顧這位經營之神生平的種種成就,再對照現在經濟的困境、年輕人遇到就業的挫折、社會上的亂象,心中不由得問:「如果是王永慶,他會怎麼做?」

這些問題也許是替憂煩經濟局勢的政府官員問,也許是替辛苦創業中的老闆問、替正在力爭上游的人問、替為人父母者問。

《理財周刊》整理出了10個問題,並從王永慶發表過的公開談話、演講、相關著作以及他的親身經驗中去找尋答案,但我們驚人的發現,答案早已準備好了。

Question1─為什麼工作到最後一天?

王永慶在過世的前一天,還在美國巡視工廠,事實上和他年紀相仿的人,就算是企業家,也大都安享退休生活,旅遊、爬山、釣魚、抱孫子,為什麼一個90幾歲的老人家還坐那麼久的飛機去看工廠呢?

研究王永慶已有1/4個世紀,並著有《王永慶奮鬥傳奇》等多部相關著作的資深作家郭泰表示,認識王永慶久的人都知道,他每天工作16小時,沒有星期例假日,除了每天的晨跑與游泳之外,沒有任何的嗜好。

每天例行的午餐會報,是他與幹部的生活模式。1365天,他主持的午餐會報不會少於360天,10年如1日,不是在台灣就是在美國。

在一次公開場合中,外國媒體記者問王永慶:「外國人一星期工作5天,為什麼你們中國人要做6天?」他回覆說:「外國人不瞭解我們,我們沒有基礎,所以多做1天來彌補,這很公平。」

華夏海灣塑膠創辦人趙廷箴也說:「我跟老王(指王永慶)認識幾十年,他到現在沒有幾個朋友,整天到晚就是工作,幾十年的老脾氣,已經很難改了。」

Question2─如何贏過比自己強的敵人?

出身普通,沒有背景、條件的人,怎麼贏過別人,出人頭地呢?王永慶曾在美國華頓企管學院演講時提到,自己16歲時即開了1家米店,隔年便由米店擴大為碾米廠。

當時距離他碾米廠約50公尺處,恰好有1家規模比他的店大3倍,並由日本人福島正夫經營的碾米廠。那個時代背景下,因為日本政府的殖民政策,使得日本人和台灣人經營碾米廠,均有懸殊的差別待遇,尤其在規模、資金與固定日本客戶上。

雖然如此,他仍決心要贏過福島正夫,於是從開源節流處下苦心。日本的碾米廠工作到每天下午6點,王永慶就做到10點半,其實是從增加工時來增加產量。

另外,福島正夫每天花3分錢洗熱水澡,王永慶則強迫自己用屋外水龍頭洗冷水澡,即使寒冷的冬天也不例外。王永慶認為每天省下3分錢,就相當於賣了3斗米的利潤,時間一久,他終於克服了條件的差異,業績勝過日本人。

王永慶說:「我年輕的時候就深刻體會到先天環境的好壞,並不足喜,亦不足憂。成功的關鍵,完全在於一己之努力。」

Question3─您怎樣讓台塑走過多次的不景氣?

現在全球經營者都面臨著金融海嘯的洗禮,有的企業可能熬不過景氣寒冬,王永慶不但對外界表示過面對不景氣的方法,並藉由台塑集團歷經多次景氣循環得到最佳印證。

王永慶說,景氣循環變化是必然的,對企業經營當然有很大的影響,但是企業主卻對景氣(大環境)絲毫無能為力,因此企業主應該擔心的,是有沒有足夠因應惡劣環境的能力,靠的就是平時努力推動管理的改善工作,不斷強化企業經營體質。

這也是台塑長期以來不惜耗費龐大的人力、物力,致力於追求管理合理化的理由。

Question4─別人小孩開名車,為何讓自己小孩進工廠?

有人一樣送小孩出國唸書,卻讓他開名車、住豪宅,王永慶的小孩出國唸書,卻得全部靠自己,求的是什麼呢?郭泰指出,在王永慶的價值觀,認為教育子女必須嚴格,得要求他們吃苦耐勞,從中培養出未來成功的力量。

王永慶在長子王文洋13歲時,就送他到英國倫敦留學。剛入學時,由於是全校唯一的華人學生,再加上語言的隔閡,所以經常被同學欺侮。

王文洋自己透露,有一次被打得遍體鱗傷,躺在學校的宿舍,想到父親遠在千里之外,不可能來保護他,便悟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這段故事凸顯出王永慶對子女教育的用心所在。

但他並非將小孩放著不管,還時常寫家書給他們,三房長女王瑞華自高中起便至美國唸書,王永慶幾乎每個星期給她寫信,教導待人處世之道,回國之後也很快的就進入生產線學習。

Question5─貪者向他人討億元嫌少,為何您的一元賺得那麼苦?

社會上有些貪得無厭的人,不但向有求於人者強索,而且就算有幾億元卻好像永遠不夠花,平時就愛買珠寶、名牌包,相較於王永慶強調「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從每一個細節上節省成本,有著天壤之別。

「你們所戴的工作手套如果磨破了,不妨翻過來,可換戴在另一隻手上再用。」對於工廠裡的員工,王永慶說:「手套所占開支甚少,但一件商品的成本是由數百種人、事、物的因素集合再分攤產生出來的,所以成本控制必須由一分一釐的節省做起,才能減低成本。」展現台塑精神。

王永慶的腦子裡永遠在思考如何降低成本,甚至有名言:「1元不是真的賺到1元,省到1元才是真的賺到1元。」再加上他一向強調的「勤勞樸實」,所以賺的當然比那些只會伸手去向別人討的人來得辛苦。

Question6─別人有錢買名牌包、炒股,您卻一條毛巾用到破?

王永慶對勤儉的堅持,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郭泰指出,王永慶在與人談話時,會拿前一個人給的名片當便條紙,記錄對方講話的內容,以節省紙張。平時居家,浴室所用的香皂在使用到變成小薄片時,不會將之丟棄,而是把這小片香皂黏附在大塊的新香皂上,繼續使用。

有時出國,到機場盥洗室如廁,使用盥洗室的紙張擦乾手之後,便把紙張摺疊成四方形隨手放入口袋,留待下次再用。「這麼多的錢,是可以幫助人,還是害死人呢?」王永慶對於很多人熱中於炒股票有感而發的說:「有錢了,就有人覺得不必努力了,錢拿來遊戲,不務正業。」

Question7─為何富不過三代?

一位企業主抱怨,覺得自己的兒子都不務正業每天跑party,讓他辛苦打出來的天下有被敗光的危險,王永慶認為,企業第二代受到第一代的影響,多少還知道要用功,到了第三代,不但沒吃過苦,連見也沒見過,就容易鬆懈了。

以他遇到的廠商為例子說,「有錢人的子女已經有資本、有條件了,但做得好不好呢?偶爾做得好的很少,就算在美國又有幾家呢?日本的三菱、三井(創辦人後代),到現在連股東的名字都沒有了,有成就的很少。我跟日本人接洽幾十年了,看到孩子當社長的,大部分都是花花公子,裝樣子的。」

但若企業接班人犯了錯誤,也不需要全然悲觀,「一個敗家子,勝過三個新富的。」王永慶引用台語俚語解釋說,敗家子根柢的財產還有,過去的經驗還在,現在危機來了,要警惕,搞清楚家產是怎麼賺來的,又怎麼敗掉的,還是有機會再起來。

Question8─會不會擔心後面沒有人接棒?

多年前被外界問起接班問題,王永慶回應說:「台塑今天不是我一個人做到的,一定有第二、第三、第四……既然台塑有幾萬個人,一定有組織,如果我走了,接棒的人一定會出來,這是一定的道理。再說,如果我霸道,不分青紅皂白的把棒子交給兒子,我是罪人。我盡量經營,經營得好,公司絕不是我一個人能幹,一定有可以接棒的人,換句話說,如果經營得不好,接棒的人就很差。」

Question9─現在台灣DRAM產業面臨困境,當年怎麼面對石化業的不景氣?

王永慶認為,天無絕人之路,總是要勇敢的站出來,找條生路,他強調:「如果說石化工業沒有前途,其他的又有什麼前途?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前途是人創造出來的。」

王永慶指出,台灣的石化工業要能勒緊褲帶,努力工作把基礎打好。他還說:「昨天我參加了石化業的座談會,看到主持石化業的許多大老闆在一起,都很緊張,我認為很好,能夠緊張,能有警惕,能努力奮鬥就有希望,就有救了。」

看到王永慶當年對石化業的看法,再對照今日DRAM的企業主,他們夠緊張了嗎?

Question10─面對電子業衰退、金融業危機,台灣的未來怎麼走?

王永慶說:「台灣缺乏天然資源,但我們民族的勤勞程度為世界之冠,所以有今日的發展。目前我們還只是開發中的國家,要如何埋頭苦幹,急起直追,趕上先進國家,是今後的主要課題。」他認為日本是最值得追趕的對象,與台灣一樣,日本也沒有天然資源,但今天是經濟大國,已被公認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

王永慶,這位已在台灣經濟發展史上占一席之地的企業家留給現代社會許多啟示,其身教、言教智慧更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卻可提供人們在面對亂世、競爭與決策時很好的指引。

他的離去,再度提醒大眾,今日台灣的成就既是建立在王永慶這一代企業家所秉持的「勤勞樸實」基石之上,也成為2008年最感動、最值得讓人們反省的事情之一。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封阻了近五十年,討論了近二十多年的兩岸大三通,正式從今天開始,邁出了全新的一步。

這意味早就升火待發的兩岸海空直航及通郵將全面啟動,這其中包括海運部分不必再彎靠第三地,已經在實施的周末包機將擴大為平日包機,兩岸郵件也將縮短成兩天即可送達。

這歷史性的一刻,究竟能為未來的兩岸關係造成怎樣的改變,目前真的還很難評估,但可預見對兩岸民間的互動,將形成相當深遠的效應。

先看平日包機部分,由於已擴大成每周對飛一八班,這讓先前周末包機一票難求狀況立即改觀,再加上航線截彎取直,不必再繞行香港飛航情報區,等於大幅縮短飛航時間。

以往來最多的台北與上海航線為例,如今一趟僅需八十三分鐘,所謂的上午赴上海開會,下午回台北吃晚飯的「兩岸一日生活圈」將正式成為現實。

可預見這也將立即造福包括大陸台商及台灣大陸配偶在下個月春節返鄉上的便利,實施多年的「春節包機」算是正式邁入歷史了。

當然,平日包機依舊只是周末包機的擴大版,在輸運需求上還是無法取代正式的班機。以台灣與港澳間每周六、七百班的運量,平日包機每周一八次的航班,其實仍不敷實際所需,而這也將是明年上半年江陳二次會談的重點之一。

只要一切順利,俟兩岸正式完成簽署定期航班的航約,兩岸民眾目前已行之多年的繞經港澳第三地中轉、金廈小三通、甚至包機都將成為歷史。

海運截彎取直的衝擊同樣也很大,從今天開始,台灣的十一個港口,將與大陸的六十三個港口直接通航,由於不必再彎靠第三地,所節省的時間與航運成本相當可觀,據估計,每航次可節省十六到二十七個航行小時,可節省十五%到三十%的運輸成本。

初步估計,以目前兩岸貨櫃四千航次計算,最起碼可省下十二億元,未來在航次還可望大幅增加的預期下,所可能創造利潤將更多。

可想而知,兩岸海運直航將全面改寫兩岸經貿的互動型態。最先受到正面衝擊的當然就是幾個港口,包括與台北有地利之便的基隆港,與中台灣工業區結合的台中港,乃至期待奪回世界深水港貨櫃吞吐量排名的高雄港,都將出現立即的榮景。

據初步估計海運直航後貨運量將增加三成,特別是台灣的幾個港口若能發展成大陸華南貨櫃的重要轉運站,則國際航運量也可望大幅增加。

不要輕忽這個轉變,台灣在地理位置上本來就享有相當有利的航運競爭優勢,也最有條件可能成為區域航運的中心,以往就是因為政治上的阻隔,讓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被糟蹋,如今這個機會真的不能再放過了。

記得我們曾一再提醒,台灣在政治上被國際社會孤立已經夠痛苦,如果經濟上還面臨國際社會的邊緣化,那就更嚴重了。

按照時程推算,再沒兩三年東亞的自由貿易區將逐漸形成,許多東亞國家早早就已展開布署,設計全新的經貿戰略來因應新局,而就在這同一個時間,台灣卻一直都陷在要不要「戒急用忍」、該不該「有效管理」的爭辯紛擾裡,直航三通更是一直停留在紙上作業,加上意識形態的口水攻伐,不知道平白蹉跎了多少歲月,結果只見廠商不斷外移,各國營運部門不斷撤離台灣,台灣的競爭力更是不斷下滑。如今最起碼大三通啟動了,我們真的需要與時間賽跑了。

沒錯,全球此刻正陷入百年罕見的金融海嘯與景氣蕭條,沒人敢保證開放大三通就能馬上改變什麼,畢竟大陸目前也一樣陷入景氣不振的挑戰。

但這畢竟是個機會,不論是財經內閣官員,或是產業龍頭,此刻都該思考怎麼善用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重新擬定產業競爭的戰略。 譬如政府在政策作為上,怎麼利用大陸擴大內需的契機,怎麼吸引台商及外商將營運總部設在台灣,怎麼發展營運中心、運籌中心等;個別產業則是思考怎麼透過區域的再布局,構築全新的垂直與水平分工策略等,這些課題在今天大三通之後,都該要趕緊展開謀畫了。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水扁所為

 

國務機要費部份

係犯貪污治罪條例第5絛第1項第2款之公務員利用職務上之機會詐取財物罪、同條例第4條第1項第1款之侵占公有財物罪、刑法第216條、第210條、第214條、第217條之偽造文書罪嫌;其所犯偽造文書罪部份,並請依刑法第134條公務員假借職務犯罪之規定,加重其刑。被告陳水扁與被告吳淑珍、馬永成、林德訓、陳鎮慧等4人間就上開貪污罪嫌、偽造文書罪嫌部分,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請依共同正犯及連續犯論處。又被告陳水扁所犯之貪污與偽造文書罪間有方法、結果之牽連關係,請依修正前刑法第55條後段之規定從一重處斷。

龍潭購地案部分

係犯貪污治罪條例第5條第1項第3款公務員對於職務上之行為收受賄賂罪。被告陳水扁與被告吳淑珍、李界木、蔡銘哲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請依共同正犯論處。

洗錢案部分

被告陳水扁在96711日前之洗錢行為,請依96711日修正前之洗錢防制法第9條第1項之洗錢罪,以連續犯論。在96711日後之洗錢行為,請依洗錢防制法第11條第1項規定,分別論處。

被告陳水扁就上開三罪,犯意個別,行為互殊,請依刑法第50條之規定,分論併罰。

被告陳水扁於就職二任總統時,皆依照憲法第48條規定宣誓遵守憲法,盡忠職務增進人民福利,保衛國家,無負國民付託,如違誓言,願受國家嚴厲之制裁。詎其行為竟與上述誓詞完全相左,在國務機要費中甚至教唆部屬偽證、偽造證據,並多次提出虛偽事實掩飾犯行,冀求脫罪,毫無悔意。在龍潭購地弊案及洗錢案中,極力撇清罪行,甚至推卸罪責予無奈配合之公務員,品行欠佳。又因貪瀆獲取之不法利益龐大,利用公權力牟利過程,嚴重破壞國家公務體制之正常運作,危害非輕。其透過複雜手續洗錢至國外,非動用司法互助,無法追查,犯罪手段惡劣。 而貪瀆所得明知係留由陳致中等子女私用,竟以從事國外公共事務為詞狡飾,犯罪後之態度不佳,貴為總統之尊,非但無法為民表率,甚至貪瀆醜聞,流傳國際,犯罪所生之損害深重,請審酌其辜負國民付託之程度,依其宣誓誓詞,給予最嚴厲之制裁,並請依貪污治罪條例第17條規定宣告褫奪公權。

扣案之蓋有偽造印文之「總統府(總統辦公室季獎勵)總統犒賞清冊」請依刑法第219條宣告沒收之。前述貪污犯罪所得新臺幣14152395元,美金1198萬元,並請依貪污治罪條例第10條第12項追繳或追徵其價額。

吳淑珍部分

 

國務機要費部份

 

係犯貪污治罪條例第5絛第1項第2款之公務員利用職務上之機會詐取財物罪、同條例第4條第1項第1款之侵占公有財物罪、刑法第216條、第210條、第214條、第217條之偽造文書罪嫌;被告吳淑珍雖未具公務員身分,然其與具有公務員身分之被告陳水扁、馬永成、林德訓、陳鎮慧等4人間就上開貪污罪嫌、偽造文書罪嫌,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請依貪污治罪條例第3條、刑法第31條第1項論以共同正犯,並請依連續犯論處。又被告吳淑珍所犯之貪污與偽造文書罪間有方法、結果之牽連關係,請依修正前刑法第55條後段之規定從一重處斷。

 

龍潭購地案部分

 

係犯貪污治罪條例第5條第1項第3款公務員對於職務上之行為收受賄賂罪。被告吳淑珍雖未具公務員身分,然其與具有公務員身分之被告陳水扁、李界木與未具公務員身分之被告蔡銘哲,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共同實施此部份犯罪,請依貪污治罪條例第3條、刑法第31條第1項論以共同正犯。

 

南港展覽館案部分

 

係犯刑法第132條第1項之洩密罪嫌及貪污治罪條例第4條第1項第5款公務員對於違背職務行為收受賄賂罪。被告吳淑珍雖未具公務員身分,然其與具有公務員身分之共犯余政憲,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共同實施此部份犯罪,請依貪污治罪條例第3條、刑法第31條第1項論以共同正犯。被告吳淑珍所犯之前開兩罪互有方法、結果之牽連關係,請依修正前刑法第55條後段之規定從一重處斷。

 

洗錢案部分

 

被告吳淑珍在9571日前之洗錢行為,係犯96711日修正前之洗錢防制法第9條第1項之洗錢罪嫌,並請以連續犯論。在9571日後之洗錢行為,請依修正前之洗錢防制法第91項及現行洗錢防制法第11條第1項規定,分別論處。

被告吳淑珍就上開四罪,犯意個別,行為互殊,請依刑法第50條之規定,分論併罰。被告吳淑珍身為總統夫人,理當輔佐總統,盡心國事,況長年享受國家最優渥俸給,生活已甚富裕,竟利用總統夫人地位,為圖夫妻及子女私利,巧取公務及私人巨額不法財物,再以人頭洗錢隱匿犯罪所得財物。以其洗錢手法遍及國內外各地區,追查困難,犯罪手段十分惡劣。復 利用權勢大量蓄積財物,貪得無厭,品行甚差。犯罪後不但否認犯行,更推諉責任予聽命無奈之公務員,犯罪後態度卑劣。其為搜刮財物,竟利用總統夫人身分,在官邸任意指揮政府官員,大肆干政,嚴重紊亂行政體制,並妄費公帑,犯罪所生危害重大,請審酌其毫無悔意,及因其個人貪婪成性,濫用權勢,敗壞官箴等情,予以從重量刑。 並請依貪污治罪條例第17條規定宣告褫奪公權。

前述侵占及詐領犯罪所得新臺幣14152395元,美金14715500元,並請依貪污治罪條例第10條第12項追繳或追徵其價額。

陳致中、黃睿靚部份 

 

均係犯洗錢防制法第11條第2項之洗錢罪嫌。雖被告陳致中、黃睿靚係對於直系血親與同財共居親屬之被告陳水扁、吳淑珍,因重大犯罪所得財物而有本件洗錢行為,依洗錢防制法第12條規定,原得減輕其刑。惟審酌被告 陳致中、黃睿靚實際上係本件洗錢案所涉海外資產之最主要受益人,然迄未就所掌控之海外資產為全面之交待,難認有何悔意,其利用法律專業知能操控不法所得之海外資產,惡性非輕,自不得依該條規定減輕其刑,請從重量刑

被告吳景茂、陳俊英部份

 

係各犯洗錢防制法第11條第2項之洗錢罪。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談台灣政治近年的沉淪,殊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但最近扁家洗錢案揭開的重重黑幕,即使還在挺扁的人,也應該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腐臭之氣。陳水扁曾侃侃而談的種種改革題材,原來往往是為其貪汙聚斂題材所作之華麗包裝而已。

最近財團運送現金至官邸的事跡曝光,人們才發覺,稍早發生的每張幾百、幾千元的國務費假發票案,不過是扁家的餘興節目。而插手如南港展館之類公共工程,向廠商取財數千萬,也只是其斂財操作的「練習曲」。將財團巨賈揮來喚去,讓他們自甘奉上數以億計的巨款,求取他的關愛,才是總統權威的拿手好戲。陳水扁夫婦,已堪稱是以貪汙為常業,以貪汙為專業。

的確,直到杜麗萍坦承曾運送兩億現金至官邸,並在紅衫軍示威期間協助搬動七點四億現金,特偵組這才真正攻進陳水扁貪汙城堡的「心臟地帶」。二次金改的大背景,是二○○四年陳水扁風光連任,一則他志得意滿到極點,二則是已無再選的後顧之憂,所以專心致志為自己打造黃金卸任之路,並營造「第一家庭」的光燦風華。他趁勢拋出二次金改「限時限量」的政策,一時之間,財團競相奔走穿梭於官邸後門,他和吳淑珍也就順理成章地予取予求。

比起扁珍的炒股、假發票,乃至介入工程及人事關說等情事,「二次金改」赤裸裸販售政策以聚斂個人財富,其膽大妄為,讓人不寒而慄。一手賤售公有銀行資產,另一手私納民營銀行的賄款,這是什麼樣的國家元首做得出來的事?何況,這位號稱「台灣之子」的總統,滿口「愛台灣」、「拚經濟」,所作所為卻是以私害公,斂財自肥。回想起他當年宣示「金融改革」的嚴正姿態,對照如今他在牢房振筆疾書建國獨白的景象,人們直如身歷一場政治荒謬劇。

但荒謬的何止是陳水扁?陪同他執政八年的民進黨執政團隊,真的可以把責任撇得一乾二淨嗎?且不說阿扁身旁的親信如何穿針引線,協助他遂行己意,他任內六任閣揆及眾多閣員,難道不是出賣公權力、背信瀆職的共犯結構之一環?以「二次金改」為例,金融改革政策會落到遭總統一手操控,顯示政府體制已全盤傾斜。當時的閣揆謝長廷、副院長吳榮義、財長林全、金管會主委龔照勝等人,不論是積極配合,或虛應故事,乃至不願沾惹而終求去,他們在本應層層節制的體制中怠忽職務,使國家資源遭財團瓜分蠶食,使政府公權力淪為獨夫聚斂的工具,難道可以連一點政治責任都不負?

過去廿年,台灣的憲政一直在削弱其他部門的權力,而幫總統擴權,這種「有權就是老大」的威勢,恐怕才是造成陳水扁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的主因。短短幾年,就讓一個改革者淪為貪瀆巨鱷。

包括企業界對權勢的奉承和侍應,也在這些年達到了讓人不忍卒睹的地步:貴婦團爭相貢獻發票取悅阿珍,財團競相炫耀誰有辦法直通府邸後門,企業第二代則以交好、宴請第一公子及女婿為傲。如果說扁家的奢華風讓人厭憎,請問,是誰不斷以鑽戒、名錶、禮券,乃至整車現鈔在為這家人錦上添花?二次金改的貪腐內幕已浮出水面,特偵組不可能坐視不辦,相關財團最好主動投案說明,才能爭取社會諒解。

扁家從二次金改取得的錢財是否達卅億,甚或更加難以數計,有待特偵組釋疑;但無論如何,金融改革淪為陳水扁貪汙取財的便道,不僅毀掉了這次改革,也徹底剝奪了民進黨呼喚「改革」的資格。至少在未來幾年,只要一提起金改,人們就會想到陳水扁和民進黨;一句改革口號,竟變成一個總統的私家金庫,這真是令人難以消受的民主災難!

2008/12/06 聯合報】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個月要舉行二十國的國際金融會議了,在華盛頓舉行,而法國總統薩科奇甚至說會議應該在紐約舉行,因為問題是從紐約爆發的,事實上這場國際會議也是歐洲逼出來的,代表歐盟的薩科奇與歐盟委主席巴羅佐赴美與布希總統討論金融危機,布希不得不接受歐洲的提議,但會議要在華府舉行,時間也要美國確定,甚至邀請哪些國家也要由美國確定,可見災難雖然是美國引起,但美國的霸氣未消,仍然是以龍頭自居。

這場災難的導源其實是很久了,法蘭西斯.福山的論見頗為中肯,他認為雷根主義正是災難的根源,雷根主義強調金融市場自由化,最大的弊病是管理力度墮落,企業不受監管而任意擴張,金融機構以高槓桿式炒賣高風險的衍生工具,精心包裝次級產品在全球推銷,這本是很危險的事,但是在全球化的帽子之下,掩蓋了其弱點。

在倫敦金融時報上,專家也為文說:雷根與英國前首相佘契爾夫人正是危機的始作俑者,它的三種核心思想:提倡擁有住房、放寬金融監管、強調信貸市場,這種思想在三十年內造成經濟大繁榮,但是逐漸走過了頭,終於爆發了大災難。

美國前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是這種思想的奉行者,充份的讓金融不受監管而擴張,以前他被國會捧為最能處理美國金融的人物,威望甚高,現在雖已退休,但國會仍召他做證,長達四小時的詢問中,格林斯潘承認自己過去的作法是有犯錯誤,但後悔已晚。然而布希政府卻仍然不肯承擔責任,但看他回復歐洲的話可見。

歐洲國家對美國的批評是直接的,指責美國所壟斷的信用評級機構、對沖基金、避稅天堂、金融機構高官薪酬。法國總統薩科奇就說這是不能接受和不應該的模式,這是對我們所信奉的資本主義的背叛。

但布希政府卻仍嘴硬,布希說:任何改革都必須保證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以及貿易和投資自由,保護民主資本主義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這問題其實就出在「民主資本主義」,何謂民主資本主義?是政府毫不負監管之責,聽任金融企業去亂搞?

美式民主資本主義搞亂了世界,而「美式民主」何嘗不是亂闖?冷戰期間,美國雖想推行美式民主到世界各地,但是反共的目的勝過了推廣民主,所以凡是與美國一起反共的國家,美國就不在乎是否合乎美式民主的標準了,甚至不民主也無所謂。

但冷戰結束,蘇聯瓦解之後,美國不必懼怕共產主義的擴展,從而將心思完全放在推廣美式民主上,要使美式民主成為世界標準,從而鞏固美國萬世一統的領導地位,其手段除了威嚇利誘之外,甚至不惜以戰爭對待,發動侵略伊拉克戰爭,以及以顏色革命為手段而在東歐發動顛覆。

在推廣美式民主上其實很不順利,伊拉克戰爭使美國陷入泥沼,而伊拉克的「民主政府」,根本就談不到是民主,而是政黨派系分贓政治,成了什葉、遜尼、庫德三分勢力的角逐,伊拉克人民的生活還不如在哈珊統治時那樣安定。

顏色革命最大成就是在烏克蘭及喬治亞,但現在的烏克蘭與喬治亞怎樣了呢?烏克蘭陷於兩派政治鬥爭中,總統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總理時時想造反,分分合合目前政局很不穩定,而經濟則陷於困頓,在這次國際金融海嘯中,最禁不起打擊,而美歐自顧不暇,只由國際貨幣基金給了兩年貸款舒急。至於喬治亞,總統認為美國定會支持,所以發動對南奧塞梯的攻擊,結果被俄軍反擊攻入境內,而美國及歐盟都無可奈何。

當美國經濟力量強大時,尚能藉軍事力量去推行美式民主,如今美國經濟大壞,還能再強行推銷嗎?

這問題頗難正確答覆,因為美國雖然遭到經濟上的打擊,但軍事力量目前不太可能受到影響,要過些時日,由於財政情況大壞方會影響到軍事預算,如軍費不濟,就難以為繼了。

如政治經濟學家所說美國的金融病根已很久,這是體制上的毛病,但是發病的嚴重布希政府卻難辭其咎,布希本人對政治經濟都是馬馬虎虎的了解,上任以來就依靠共和黨新保守主義那夥人,一味以武力推廣其美式民主,以九一一恐怖事件為藉口,到處反恐,根本不把財政空虛的問題擺在心上,柯林頓下任時,國庫還留給布希二千八百八十億美元,布希不但把它花光而且又大大地舉債,中日兩國成為大債主。而經濟擴張使房地價格大漲,終於陷入泡沫,現在雖離任了,他將會把這爛攤子交給下任總統,下任能使大病痊癒嗎?恐怕美國的好日子所剩已不大,帝國之垮是可以預見的了。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年 面臨全球經濟嚴重衰退 通貨緊縮 利率下降 消費停滯 百業蕭條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ILPITAS, Calif.—Nov. 18, 2008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食品安全危機,就算無奈、抱怨、嘲諷,還是每天都得吃。想要掌握食品安全、捍衛自己與環境健康,只有以下這種方法。

 

在毒奶粉、毒奶精、毒四季豆……衝擊時,一個與有機農友聚餐的場合,有媒體記者開玩笑地問:「這會不會是毒果汁?青菜會不會用毒奶粉種的?」雖然大夥嘻嘻笑笑,但後來問有機農友的感受?他說,「很沮喪,很痛苦呀!」。

什麼時候食物變成值得嘲謔的話題,我們吃了一輩子的食物,那些深藏記憶裡的美味,以及付隨人際關係的回憶,如今卻因為種種原因變成了危機。

「這是個食物豐富卻難以選擇,標示眾多卻缺少信任,經濟進步卻破壞環境,科學發達卻迷失信仰,物質富足卻心靈貧乏的年代,」長期推動有機農業的宜蘭大學有機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黃璋如有感而發地說。

危機:這次是三聚氰胺,上一次是瘦肉精,那下一次呢?

只是,食品安全問題從來不是今天才發生,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偏偏政府暫時不會有解藥。

「衛生署長上電視叫我們放心,真的就可以放心嗎?」

「這樣就沒問題嗎?」

「認證或品牌就能相信嗎?」

食物信任的大幅崩盤,損失最大的是我們自己。我們無法安心地享受食物帶來的滿足,無法盡情地享受咀嚼的樂趣。但是,就算無奈、抱怨、嘲諷,我們不得不承認,台灣當今的飲食方式建立在我們的筷子夾起了什麼。

一直以來,很多人不知道食物生長的週期、地點,不知道如何挑選,也不知道如何安全地儲存、保存。由於貪圖便利,鮮少下廚做菜,我們將大部份的食品生產工作交給了食品加工業者、或是餐廳負責。 我們瞎吃、隨意就吃,甚至恣意吃到飽,在剩餘與扔棄許多生命,一點也不在乎浪費,造成農業變成工業,農場變工廠,農夫必須大量生產,製造價廉的食物,但食物的價格沒有反應健康付出的代價。

從數字看得最清楚。

現象1:隨意外食已經是飲食常態

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發現,平均每戶在外伙食費大幅增加,從1983年是7.38%,到2007年是33.3%,25年來成長4.5倍。卻不知最方便的加工食品,無形中增加食物的熱量密度。 一篇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研究發現,工業化的食物鏈已經讓高熱量食物成為市場中最便宜的食物。研究學者發現,一美元可以買到1200卡的洋芋片或餅乾,但如果買未加工的食物如蘿蔔,只會買到250卡。

現象2:吃得太多,尤其是肉類

最新的「1993199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成年男性每天攝取6.4份肉魚蛋豆類、女性則為4.5份,油脂攝取男女都是3份。

報告中指出:「此一飲食型態顯示,肉魚蛋豆類攝取過多,油脂類攝取量雖然只有3份,但飲食中總脂肪攝取量依然超過衛生署30%的建議量,是由於攝取較多不可見脂肪加工與市售食品所致。」

肉類消費更明顯。

台灣過去40年來,每人每年肉類消費量快速成長,成長了兩倍半,從52公斤到135公斤。台灣老一輩的飲食是青菜炒肉絲,很少出現現在「便當現象」:動不動肉比手掌還大,還常常裹了粉炸過。 如此一來,生產者必須大量生產、大量製造,「如果不用化肥農業,我們無法餵飽所有的人,但照這樣下去,台灣可耕種面積持續減少,吃的東西愈來愈少,而不是愈來愈多,」耕耘於有機市場的永豐餘生技總經理何奕佳憂心。

肉吃得太多也影響生態環境。

英國權威醫學雜誌《刺胳針》也建議,富裕國家的人民如果能將每天肉類的攝取量限制在一天一個漢堡,約50公克的紅肉,就可以有效緩和全球暖化問題。 因為家畜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包括運送和餵食過程中所形成的二氧化碳,其中大部份是甲烷。

「用餐」已經逐漸失去了儀式性的內涵,不像以前是凝聚家人向心力和文化連結的大事,對很多人而言,食物幾乎已經降格成提供「飽足」的功利過程而已。

營養充分症變成我們賠上的代價

不再敬謹用餐的我們付出極大的代價,以前從未有如此高的比例死於「營養充分症」,包括癌症、代謝症候群和小孩過動愈來愈多。

1.癌症

癌症長踞十大死因榜首27年,去年超過四萬人死於癌症,幾乎台灣每三人死亡中,就有一人因癌症而亡。 美國癌症研究會出版的《癌症止步》指出,癌症相關的危險因子,飲食和肥胖佔30%,食品添加物與防腐劑佔1%。 雖然食物與癌症歸因依舊是非常複雜的領域,但已經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整體的飲食型態,而非單一食物與癌症發展有關。

2.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是現今被高度重視的健康議題。根據衛生署2003年全民健保醫療統計報告顯示,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的門、住診費高達高達497億,是癌症的2.25倍,因這些病死亡的人數加起來也超過第一死因的癌症。而且,代謝症候群和腹部肥胖大有關係。2005年國民健康局公布的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1203名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患者中,83.3%有腹部肥胖的現象。

3.小孩過動

愈來愈多證據顯示,一些食品添加物和孩子的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DHD)有關。 英國氣喘與過敏中心專家組成的民間監督團體「飲食委員會(Food Commission)曾在2002年就五種常加在一般洋芋片、糖果甜點和氣泡飲料中的添加物做研究,觀察孩子吃了含有這5種添加物的飲料後,行為有什麼改變。結果發現,每4個小孩中會有一個受影響,容易過動、易怒。

而飲食委員會統計,市面上大約有兩百多種零食、點心、飲料都含有這5種添加物。

5種添加物除了一種著色劑是國內衛生署沒有公告使用外,其他4種包括食用黃色4號、食用黃色5號、食用紅色6號和防腐劑苯甲酸鈉(常用於果汁和碳酸飲料),在國內都是允許添加的。今天你去賣場隨手拿包食品看看包裝,一定會看到它們。

不在乎食物來源、生產過程,希望價格愈便宜愈好的結果,就是吃到毒原料,陷入「飲食末日」,沒有東西敢吃。

該是我們認真看待食物的時候,應該展開一種全新含義的飲食觀,從過去注重膚淺的味覺層次,進而了解食物本質和生產方式。 如果每一天我們對各種食物的選擇的後果,都知道多一點,因此慢慢地,我們對食物更能做有智慧的選擇。

怎麼辦?危機就是轉機,業者和消費者力量於是興起

「民逼官反,」動物科技研究所應用動物組副研究員廖震元說。

很多人認為這次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是一個轉機,正是消費者發揮影響力的時候了。

消費者可以把鈔票當選票,you are what you buy,當個更負責任的進食者,從食物的選擇來影響自己與家人健康,食品安全的供應鏈,甚至動物福利與全球環境。

「現在有幾個大學生會挑魚?會選西瓜?」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詹長權嘆息。

詹長權規定上他八點課的學生不准提著塑膠袋進教室吃早餐,「早餐就是要在家裡吃」,從一點一滴改變學生飲食觀。

不要以為不可能,緩不濟急,現今在台灣各地都有「班」,幫忙購買安全食物的主婦聯盟,17年前也只是一群主婦不甘只當個just shopping(只會消費)的消費者,而應該是「生活者」,透過共同購買,尋找安全的食物,創造出生產和消費共同提攜的可能性。 被譽為為「肉品界的台積電」的「信功肉品」副董事長楊博元稱許主婦聯盟不只是採購人員,也常帶消費者到工廠參觀,她們並邀請他對消費者演講。這群主張認真生活的女性讓他明白,雖然他所堅持的品質,化成白紙黑字只是實驗室裡漂亮的數據,一般消費者無從得知,但還是有很多消費者不僅識貨,並且消費支持。 也有一些業者以「真心」為基準,強化品質,建立品牌,贏得消費者信心,現在的確是時候。 例如《康健》採訪過的,信功肉品、領鮮蛋、天和鮮物等都已經在建立品牌路上前行,甚至比我們想像的做得更多,甚至已經往「人道認證」努力。 人道認證是要重視動物福利,提供動物完善的照顧與人道管理,可以減少疾病發生,並提升畜產品質。

只是身為消費者的我們要有所認知,不再集約式飼養代表價格會增高,不用農藥、化學肥料,代表外型可能會變差,不用添加物,代表保存期限會變短、味道可能會變淡。但你的選擇是市場的動力,用消費者購買的市場力量,誘引供應者願意生產健康的真食物,否則消費者也在助長不好的商品蔓延,將完成「業者等於加害者」,「消費者等於受害者」的惡性循環。歷經食物安全危機的出現,現代人更需要重新跟食物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畢竟這些食物會融入我們的身體,進入神經、肌肉和血液,傷害不僅深遠,而且廣泛。

多吃「真食物」,少吃「食品」

真食物有兩層定義。

一是指本身會變質的天然生鮮食物,如魚、肉、蛋,最簡單辨識方法就是在超市中靠牆而立的冷藏、冷凍貨架上的東西。所以《康健》10年來採訪經驗,許多專家建議儘量少碰不靠牆的、在常溫架上的「食品」。

另一層定義是,這些魚、肉、蛋不是用大量生產、降低成本的方式生產,而是回到傳統「我們素來慣常食用它們的方式」,如「真正的牛肉來自以草飼養、且足齡生長的牛、真正的蛋來自吃草、吃蟲的母雞,真正的豬油不會經過氫化、真正的豆腐是發酵過、好消化的黃豆製成」,《真食物的奧秘》作者妮娜.普朗克指出。

改變飲食的觀念與行為模式,應該「量少質精」

大部份的人已經吃太多肉了,從營養學來看,一天只能吃不超過一個手掌的肉。我們應該減少吃肉,但精挑細選,要求業者提供品質優良的肉類。 吃得量少質精,也可鼓勵農夫不必為了快速、大量生產,變成「工業農夫」,不需施加過多的化學肥料、農藥、成長荷爾蒙,以品質而非價格來競爭。

目前不景氣時機,也正是調整支出型態的時候,重新去過簡單但高品質的生活。

了解食物的來源

唯一且最有力的品質保證就是,業者坦然直視顧客,「人們會花很多精力去挑選修車技工或房屋承包商,反而不太花心思去挑選食物生產業者,你不覺得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嗎?」《到底吃什麼》的作者麥可.波倫說。

很多人去菜市場常買錯、買貴,甚至受騙。廣受許多美食家好評的阿正廚房廚師阿正說得對,去傳統市場買菜時,再精明、再多的撇步也比不上跟農漁牧業交朋友。 虛心向食物供應者學習食物知識,在這個領域裡,「他們是研究生,我們是小學生,」阿正說。 萬一還是擔心受騙,詹長權教授緩緩地說:「飲食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果,」和販賣者交易、互動也是飲食的一部份。重要的是,你有意見要跟攤販反應,當他改善了,你也再回去消費,才會形成善的循環。還有一個方法是,社區自發性組成小團體,一起探訪、發掘住家附近的優良生產者。親自拜訪、集體購買,慢慢建立穩定的生產消費關係,也便於就近監督,為自己吃的食物把關。

儘量自己烹煮,若實在困難,則每週至少做菜一次

自己煮不僅減少在外面瞎吃的風險,而且「烹煮的意義中,對我們吃下的食物表達敬意,」麥可.波倫說,用心烹調食物讓它展現另一種風貌,是對生產這些食物的土地、人們以及滿足我們需求的動植物,展現我們的敬意。

購買與進食前,要先看食品標示

《恐怖的食品添加物》作者、日本食品科技專家安部司某次為了去演講搭飛機,只好在機場買綜合三明治和咖啡,在飛機上拿起三明治一看,至少攝取了30種添加物。他說,多一點疑慮,翻過來看背面的標示,儘量選擇添加物較少、加工度愈低的食品。

重視飲食教育,從種子到餐桌

更重要的是這一代成人已經被荼毒,讓我們從孩童救起,從加強飲食教育做起。

許多孩子從小就習慣人工製造的味道,無法品嚐出食物真正的滋味。而且不良的飲食習慣也在侵蝕他們的健康。

同為美食大國的義大利從慢食運動開始,取得官方信任,和相同理念的老師、家長密切合作,透過活潑融入環境的教學教導孩子飲食,認識大自然,親近農漁牧食材,重新將下一代帶回自然的食物鏈中。

讓每次購買都是一次味覺革命

我們這個民族向來主張「民以食為天」,並以美食自傲,近些年卻被輕佻狹弄式的美食掩蓋對食物的敬意,大街小巷流行膨風式鼓吹外國來的「奢華」,卻沾沾自喜認為是品味。 在一次次食物安全敲痛我們知覺後,請讓我們用吃來投票,慎選食物,讓每次購買食物、咀嚼食物都形成一次改變,形成新的味覺革命。

尊敬大自然每季提供的在地食材,謹慎杜防過度添加的化工原料,重新與食物建立關係,因為我們別無選擇,非這麼做不可。

Tseng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